当前位置: > 岁月
白塘洋尾李氏与妈祖信仰传播(上)
【发布日期:2019-11-28】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李福生】
  白塘洋尾位于兴化平原腹地,木兰溪出海口。据传白塘洋尾李氏是莆田望族,对早期妈祖信仰传播做出重要贡献,白塘洋尾李氏先人在妈祖文化发展史上留下磨灭的印记。
  据文史资料记载:“宋初,莆田木兰溪下游出海口处的宁海镇面对朝朝怒潮,日日惊涛,莆阳南北二洋的农家百姓,祖祖辈辈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居住北岸大鳌屿(今涵江区白塘镇镇前村)的渔民,除了捕捞耕种外,主要以航海经商为生,”地咸耕种少,海熟抵生活。依海百姓祈盼着风平浪静,平安稳定的生活。奉祠立庙,祈求海神庇佑,成为宋时宁海古镇渔民百姓生活中一种特别神圣的行为。商贾居民,虔诚慷慨,无不“恢闳祠宇立像奉祀”倾囊捐建,不遗余力。
  于宁海近在咫尺的洋尾村“东垱(墩)”,有一积善人家,乃承信郎李泮(殿前统制司干李富之父),其人治家有法富胜陶朱,且世代乐善好施,民间盛传其德。据《白塘洋尾李氏族谱》载,宋哲宗元佑壬寅(1086年),墩上常有光气夜现,乡人不知为何祥?有渔者就视,乃枯槎,置其家,翌日自还故处。当夕,遍梦墩旁之人曰:“我湄洲神女,其枯槎实凭,宜馆我於墩上。”父老异之,告于制干公李泮,公曰:“此神乃栖也,吾闻湄有其神姑显迹久矣,今灵光夜昭格,必为吾乡一方福,叩神之庇,其在斯乎。遂募众营基,建庙塑像崇祀。号曰“圣墩”。祷应如响,李公乃舍鱼桁二十四门,于庙前供香灯。又辟田地二百亩于本屿,供祭祀,以答灵庥。圣墩神女祠是由李泮创建,同时,他还舍鱼桁和田地充作庙产。自李泮建圣墩神女祠后,妈祖信仰开始在兴化湾畔、兴化军城周边传播,影响范围很快扩大。
  在促成圣墩祖庙受宋王朝赐额上,白塘洋尾李氏族人李振发挥了重要作用。宋宣和四年(1122年),越明年癸卯,给事中路允迪使高丽(朝鲜),道东海,值风震荡,舳舻相冲者八,而覆溺者七,独公所乘舟,有女神登樯舞,为旋舞状,俄获安济。因诘於众,时同事者保义郎李振,素奉圣墩之神,其道甚详,还奏於朝,诏以“顺济”庙额。
  妈祖的信仰由李氏家族信奉神转为社会信奉神的神格跨越,而实现这一妈祖神格跨越的功臣,当推洋尾李氏的这位功臣——保义郎李振。文中所述及的李振,《白塘洋尾李氏族谱》记有他的生平的事迹:“振,行十八宋宣和五年偕给事中路允迪使高丽,海中遇风,八舟溺七,神护公舟保全国信,归授承信郎,寿三十九,配陈氏,合葬东厢乌石山。子二:伯辛、伯猷”。李振系白塘李氏肇莆第四世,李振排行十八,李富排行廿七,与李富为堂兄弟,谱中“宋征辟敕授”项又云:“振,允迪奉使册封高丽,而且在往使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在北宋时期,福建的海外通商已经相当活跃,穿梭于中国与高丽间的商人尤以闽藉商人为多。由于福建造船业的发达和航海技术之先进。于是宋廷遣使高丽,不仅按“旧例”先期到福建“雇募客舟”,而且“挟闽商以往”。李振“素奉圣墩之神”,又膺选随路允迪奉使高丽,很可能是一位曾到高丽做过买卖的商人,他在奉使高丽归国后被宋廷授以承信郎,说明他曾为此做过了贡献,可见李振确有其人,他也确实作为“同事者”参加了路允迪奉使高丽之行。路允迪在途中遭风,获一神庇佑,正是由“素本圣墩之神”的李振向他“备述神妃显应”。路允迪返朝复命之时,便把一路上风高浪急的遭遇及女神妈祖显灵救难一事,奏报宋徽宗皇帝。
  宋宣和五年(1123年),宋徽宗皇帝下圣旨诏赐圣墩神女祠“顺济”庙额。宋徽宗皇帝的诏赐是妈祖信仰得到朝廷认可,妈祖从一个小地方的民间信仰直接提升为朝廷认可的信仰,这是妈祖文化发展史上第一个获朝廷赐的庙额,开了官方妈祖信仰之先河。妈祖的神只地位,才出现了一次重大的飞跃。妈祖信仰得以迅速传播。
  李富(1085-1162年),字子诚,号澹轩。据传,宋高崇建炎初年(1127年),时值国家危亡之秋,主战派李纲致书宗亲李富举义兵抗金。同时,高宗也下诏各地起兵勤王,李富审时度势,毅然慨捐家财,招募兴化子弟3000人,自带粮饷和器械装备,分乘海船几十艘,从三江口出海,船队驶进兴化湾海面时,忽遇狂风暴雨,滔天大浪使将士们呕吐不止,而且随时都有船翻人亡的危险。情急之中,李富率众人跪在甲板上,祈求妈祖保佑。转眼间,浩瀚的兴化湾上雨过天晴,风平浪静。船队转危为安继续破浪北上,顺利进入东海,驶往长江抗金前线。据说李富归乡后特地在浮屿上创建妈祖庙以报答妈祖相救之恩。
  李富报效国家壮志已酬,返乡后,亲身感受妈祖护航佑民,拯危救难的慈爱精神,对李富来说,有着一种更为刻骨铭心的体会,即于圣墩东侧的“浮屿”,独家捐建一处面向圣墩,座东朝西的浮屿妈祖庙,虔诚奉祀,以谢神恩。李富以虔诚之心在白塘湖上的浮屿矗立起妈祖庙和妈祖神像,浮屿祖庙的烛火香烟一直在白塘湖上飘绕。在李富在大张旗鼓的宣扬下,妈祖的圣迹、信仰遵循着,从湄洲孤屿沿着内陆港镇,直至郡城近郊,迅速地传播开来。这座祖庙不知分灵了多少座妈祖庙、培养出多少个心怀善良与正直的妈祖信众。
  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李富扩建圣墩顺济庙,“祠宫成为前后二进。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李富深感神女“德被于民,功及于国”,且“神居其邦,功德显在人耳目”。愧疚“宁海常获旦南暮北之便,而无还箭之功。”况且,现今顺济祖庙已面临着“祠宫褊迫,画像彤暗,人心安在乎?”决意“捐钱七万,移前而后,增卑而高”。使重建后的祖庙:“正殿中屿,修廊翼翼,严祀有堂,斋庖有庐”。以其壮观的规模“鼎新轮奂,以答神之庥尔(廖鹏飞文)。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