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足音
【发布日期:2019-11-18】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每次放学时,看到校门口有一两个仪表整洁、举止儒雅、步伐矫健、神情和善的老人,总会勾起我的思绪:倘若父亲还在,他一定也是以这样的形象出现在校门口接孙子吧?可惜,他早已不在。
于我,父爱恰似昙花,短暂的绽放,灿烂了一生的记忆。十五年的陪伴,铭刻了三十二年的思念。
这么多年来,我从悲伤中一步一步挪移出来,以为自己修到可以淡定从容地面对回忆,没想到,今日一打开过往的闸门,泪水还是汹涌而出。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小时候,父亲在外工作,每个月回家一次。父亲在家时,我家成了茶馆。一大早,邻居的爷们都陆续赶来喝茶聊天。父亲当仁不让地成为主讲人,因为他见多识广。话题涉及新闻联播、天气预报以及名人轶事等。因此,莆仙大地的历代名人传说我从小就耳熟能详。从“五十入朝中四九”的传说中,我体会到“文献名邦”的骄傲;从钱四娘兴建木兰陂的故事中,我记取了“抓也十八捧也十八”不可贪心的谚语;从“稻草捆秧父抱子,竹篮提笋母怀儿”的对子中,我感悟到韵文的对仗之美妙……父亲给我熏陶的不止是文化,更有艺术方面的。他有一双巧手。把鲎壳卷成水瓢、把荔枝核雕成迷你水桶、用竹片制成梭子,这些都不在话下,更妙的是用竹筒做成的水杯上还刻有栩栩如生的花鸟图案呢!他还用木头给我们雕刻了一只枕头大的、古朴的麒麟当玩具,别人看了还以为是传家的古董呢!
我特别怀念当“小尾巴”的日子。他去海边垂钓带着我,他去朋友家喝茶带着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他带着我去他的单位。他在造船厂上班,每天都上船台检查工人的进度、工艺什么的。“小尾巴”就跟着爬上爬下,饶有兴趣地踩着松软的刨花,听着电锯的轰鸣,看着纷纷扬扬的木屑中,父亲一丝不苟地这里摸摸,那儿瞧瞧,时而若有所思,时而跟工人交谈……我就这样满心欢喜地跟着、看着。有一天,老家有人开船来,母亲跟着到厂里买木屑回家当燃料。她买好了装船完毕,马上要回家,问我要不要一起回去。出来有一些时日,我也想家了,可是,船就在工厂围墙外的海边,父母亲微笑地望着我,我却拿不定注意,竟“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谁也不知道一个小孩的心事:那时人们一直在传说要地震了,我想跟母亲回去,却担心万一地震了,父亲只身一人在外,怎么办?就急得大哭。至今我记不起来那天晚上有没有跟着母亲回去,但那样伤心地哭,那样得不舍……几十年过去了,还是那样的清晰。
怀念和父亲一起走过的每一段路程,那足音永远悠扬地回荡在我的心头。
□吴彬姗
|
毕业启航 共赴新程 湄职院举行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
荔城区北高镇 深入基层听民声 办好实事暖民心
古韵新声颂党恩 我市举行“迎七一”文化惠民专场演出
西天尾镇开展宗教场所消防演练 筑牢安全“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