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莆田电影院溯源(下)
【发布日期:2019-10-17】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李福生】
  其后,随着中国电影事业的复苏,大量影片恢复放映,《刘三姐》《五朵金花》《冰山上的来客》《渡江侦察记》等优秀影片陆续上映,以及《小花》《巴山夜雨》《天云山传奇》等一系列优秀国产影片的出品,城涵几家电影院门前人潮涌动,电影票到了一票难求的地步。也在这时候,莆田城乡电影院开始步入全面建设发展,1981年3月,莆田县电影公司和原涵江公社合办,利用公社礼堂开办涵江紫璜电影院。1980年7月,莆田县电影公司在城关剧场添置35毫米放映设备,主营戏剧演出,兼营电影放映业务。在城涵电影院取得发展的同时,各乡镇电影院开始发展。1980年12月,莆田县电影公司和黄石镇人民政府联合开办黄石影剧院。
  同时,近郊的赤港华侨农场礼堂、莆田糖厂俱乐部经营电影放映。1982年1月,由莆田县电影公司与江口镇人民政府联办的莆田县江口影剧院开业1982年,由南门村投资筹建的南门影剧院竣工开业;1982年,莆田县电影公司与白沙乡人民政府联合兴建白沙影剧院竣工开业;1982年,南日乡人民政府在南日海山村原镇政府所在地边,建设的南日影剧院竣工开业;1982年10月,观桥影剧院竣工开业;1982年底,忠门乡政府把政府所在地的文化中心改建为的忠门影剧院开业。
  1983年1月,由莆田县埭头乡人民政府与莆田县电影公司合办的埭头影剧院开业;1983年初,莆田县电影公司与华亭镇人民政府联合投资,把原华亭戏院改建为华亭影剧院开业;1983年2月,灵川乡政府把乡政府办公所在地中间的原“三忠馆”,改造建设为灵川影剧院正式开业;1983年2月,莆田县常太乡人民政府对乡政府会议礼堂进行改造,半年后,常太影剧院竣工开业;1983年,由湄洲乡政府投资,对寨下村原湄洲乡政府边旧会议礼堂(原“三忠馆”)进行改建,几个月后湄洲影剧院竣工开业。1983年6月,轰动全国的《少林寺》电影也轰动了莆田。莆田电影(剧)院每天放映11场,每天有近一万多人次看了该片,连映近十天,满足城涵十多万观众的艺术享受。
  莆田建市前后,城涵二地电影院建设高速发展,为城乡电影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城乡电影院除国办外,还出现联办、乡镇办、村办,以及个体办等多种经营模式。电影如同阳光、空气,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休闲娱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1983年1月,由莆田县埭头乡人民政府与莆田县电影公司合办的埭头影剧院开业;1983年初,莆田县电影公司与华亭镇人民政府联合,在原华亭戏院改建的华亭影剧院开业;1983年2月,灵川乡政府把乡政府办公所在地中间的原“三忠馆”,改造建设为灵川影剧院;1983年2月,莆田县常太乡人民政府对乡政府会议礼堂进行改造,半年后,常太影剧院竣工开业;1983年,由湄洲乡政府投资,对寨下村原湄洲乡政府边旧会议礼堂(原“三忠馆”)进行改建,几个月后湄洲影剧院竣工开业;1984年2月,由梧塘乡政府筹措资金,在原“三忠馆”基础上改建的梧塘影剧院竣工开业;1981年6月,莆田县西湖电影院破土动工,投资70万元,建筑总面积1760平方米,1984年4月,竣工开业。
  1984年下半年,由庄边乡政府投资,把政府所在地的原三忠馆改造为既可放映电影、又能文艺演出的影剧院;1985年3月,由西天尾乡政府利用乡文化中心改造成既可放映电影,又可演戏的西天尾影剧院对外营业。1985至1986年间,新县影剧院、东进影剧院、浮叶电影院、下莒电影院、郑坂电影院、莆禧电影院、笏石新电影院相续开业;1987年1月,由当地华侨捐资筹建的石庭华侨影剧院建成并对外营业;1987年初,由莆田县电影公司与北高乡政府合作,对原会议礼堂进行改造,开办了北高影剧院;1987年初,平海乡人民政府把政府所在地院内的原三忠馆进行改造,经过一段时间紧张地翻新改建,同年4月初,平海影剧院竣工开业;1987年5月,由涵江区人民政符投资的涵江影剧院竣工开业。
  1988年5月,由秀屿乡人民政府投资,把乡政府所在地边的乡文化中心进行改建,不久改建一新的秀屿影剧院竣工开业;1988年下半年,萩芦乡人民政府对地处该政府办公楼边的原大会议中心进行改造。同年12月,修缮后的萩芦影剧院对外开业。1988年,江口镇上陂村开办全市第一家村级35毫米电影院对外营业。
  进入九十年代,部分城镇电影(剧)院开拓经营,创办豪华小影厅,座位虽少,设备高档,环境幽雅,声像俱佳,很受观众欢迎。1990年10月,莆田县南日岩下电影队创办小型电影院开业;1992年12月,莆田市电影公司把内部看片厅改造为对外开放的豪华“庭院深深”电影小厅开业;1994年4月,莆田市总工会在市工人文化宫中建成新光电影院开业。
  惊回首,九十年弹指一挥间,往事历历在目,莆田电影走过了近九十年发展历程,使我们清晰地看到莆田电影从无到有,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单声道还音到模拟立体声、数字音响,从胶片电影到数字电影的沿革历程;领略了电影院从个人独资兴建,到侨心侨力认股共建,到人民政府、放映单位以及镇乡投资改建、扩建、新建,旧貌换新颜的发展壮大的跫音;又见证了涵江富商率先引进西方文明成果,开创了电影之先河,到私人经营电影坎坷嬗的历程。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电影事业才得到发展壮大。几十年来,莆田城乡的电影(剧)院,为城乡群众提供了广阔的文化娱乐空间,数不清的影片丰富了莆田几代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如今,莆田市电影人牢记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肩负着社会的责任,紧紧抓住各个时期的重要发展机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继续为莆田人民的文化事业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不懈努力,奏响莆田电影璀璨的乐章。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