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史、族有志、家有谱。自古皆然。 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前连村——连氏概况,综述连氏渊源、历史、地理、人文发展与现状,显示连氏源远流长。必将激励凤阿连氏后裔与时俱进,发扬光大。《元大德丁酉年正月元旦十三世裔孙广东盐运使应麟谨序》:余连氏,上党郡也,世居光州之固始。至唐僖宗乾符间,恺公以明经擢第,任叶州通议大夫。弃官避乱,奉双亲入闽,家于福建闽县……八世讳敬,擢建炎间进士,授抚州太守,致仕养亲。前仕天台,在官清廉,台民德之,相率画其像作谣互送。长讳源(原谱记绝。今余查考,在广东省大埔县盛族),次讳治。隆兴间,因辽金作乱,征讨有功,封镇南将军,守镇江南。淳熙间,再封升吉侯。至孝宗朝,加封右邦丞相。因佞臣变乱朝纲,三谏不纳,遂解组入闽,在仙邑唐安连坂占住。 于南宋隆兴年间(1163-1164年)卜居兴化仙游邑云顶山之北,鼎建府第。因以姓为地号,得名连坂。连坂阴地阳居俱成凤穴,为游方堪舆师陈半仙误伤风水,丞相公携子应祖公再徙阿头,遂名村曰前连。连坂住宅交于家人史氏住管,俗谓连牵史是也。吾族门第多有“上党家声大,凤阿世泽长”楹联,以示宗派堂号。仙游、惠安、德化三邑连氏皆治公、应祖公后裔。每逢九九登高日,凤阿子孙聚集丞相公陵前,祭扫瞻仰。凤阿连氏祖茔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阳月重修,碑铭:“宋右丞相素庵连公、夫人孔氏佳城 仙邑、德邑、德化仝立”。庚午年(1990年),三邑子孙再次重修。先祖定居仙游前连八百余载,吾族世代耕读,诗书传家,人才辈出,乃兴化地区望族。前连村地灵人杰,科甲联芳,英才辈出,素有“笔杆村”、“文化村”之美誉。前清大理寺正卿郭尚先造访郭家时感慨道:“郭家两个祠堂上下厅,不如前连一个阔嘴厅”。清光绪末年,村内曾设焕文学堂,不久停办。民国卅六年(1947年)设立前连小学、高峰中学,子弟读书者众。迄今计有博士50人,硕士100人,本科(包括学士)1300人,获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93人。以及国家级剧作家、文艺家、艺术名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