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处于福清、永秦、涵江三个县区交界的偏僻山区,是莆田市54个乡镇(街道)中的一个。 为什么取名大洋,我一直在思考。是否过去就是一片汪洋?而且这个乡里18个村,与“洋”有关的村名有四个,如大洋村、坂洋村、霞洋村、免洋村等。在大洋,有一处地方叫渡口,还有一处地方叫下洲。种种迹象表明,大洋过去与海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说,有考古专家曾经在大洋的山上找到那些海里的贝壳之类的化石。 在莆田有句话口口相传,叫做“沉七洲,浮莆田”。七洲是哪里待考证,而现在拥有山海田的莆田,正欣欣向荣向前迈进。 地名往往与那个地方特色有着极大的联系。 老家西南方向的前方,有三座山,说是山充其量算是“丘陵”。因为有三座山,当地村庄取名“三山村”,现属荔城区西天尾镇管辖。 这般取名没有什么异议的,但有些村的名字着实让人费解。 如,涵江区梧塘镇枫林村,现如今一棵枫树也没有,那为啥取名枫林呢?梧塘镇志一丁点也无记载。取其同名的还有仙游县的园庄镇也有一个村叫枫林村。 “铁面御史”江春霖的老家涵江区萩芦镇的梅洋村,过去是否漫山遍野都是梅花?让人浮想联翩。 此类情况多的是,如仙游县盖尾镇有个村叫杉尾村,有否过去是盛产杉木的地方。又如,仙游县度尾镇苦竹村、书峰镇的百松村、游洋镇的梧椿村、榜头镇的桃源村,城厢区华亭镇的埔柳、前柳村等,是不是与竹林、松树、椿树、桃树、柳树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莆田,发现有许多村名与樟有关,至少现在发现有3个村取名“樟林”,城厢区霞林街道办事处一个,仙游赖店镇一个,还有秀屿区埭头镇一个。荔城区新度镇、城厢区华亭镇、涵江区萩芦镇各有一个村取名与樟字搭边,如新度镇的樟桥村,华亭镇的樟塘村,萩芦镇的樟洋村等。这些村过去是不是樟树繁茂? 着名历史学家葛剑雄说,地名除其本意之外,还有“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民族的等各方面的意义”。地名与其说是名字,还不如说是一部“地方志”,深入挖掘,可能有不少历史印记在里头。 地名文化资源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沉淀一代一代人共同的情感记忆。 挖掘地名印记,讲好地名故事,传承地名历史文化,让地名活起来,焕发生机,需要倾力倾心倾情去做,且工作量还真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