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炮
周三春中了进士后,利用在京的机会,找到莆籍国师陈经邦、工部尚书康大和,告五哥的状。但他们两人以为五哥向来是心直口快、嫉恶如仇,看不惯的事非理不可,倒是个好人。周见说,火气顿消,离京前还向万历皇帝参奏一本,求封五哥为举人,皇帝倒是喜欢当面敢言、直来直去的人,一高兴就准以奏请,并委周为钦差大臣回莆旨封。 俗话说:书生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莆田是文献名邦,京城发生什么大事,莆人很快就知道了。周三春深知个中内涵,回莆后他想看五哥的动静,故意不宣旨,却无端生出了一段波折。知府贴出告示,要张灯结彩放炮迎接钦差大臣,五哥看后,以为周是兴化人,毋须劳民伤财,决定挫败府伊的放灯计划、给周泼泼冷水。次日,他一大早就叫人扛来一古(串)要几个人才扛得动的大鞭炮,说是晚上要在古谯楼前放大炮。城里百姓未见过这么大的炮,都来围观。“小五哥要在古谯楼前放大炮”的消息迅速一传五、五传十传遍整个城里。至傍晚时分,古谯楼前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其他地方万人空巷、冷冷清清,这样知府挂灯放炮的计划就自行落空了。知府为了挽回面子,立即改用大锣大鼓沿街开路游行来吸引观众,游行队伍来到古谯楼前,观众渐渐被拉过去了,小五哥急中生智,当着众面故意大喊一声,一个跟头倒翻从古谯楼前的搭台上摔下来,口吐白沫。群众见台上摔下个人,又哗啦一声围拢过来,致使游行队伍无法前行。僵持了许久,观众越来越多,知府怕在钦差面前丢脸,只好派人与搭台的店主商量,出1000两白银替五哥看病压惊,摆平此事。
敲竹杠
小五哥被请到知府府第,但见周三春亦在府中,一身钦差打扮。小五哥正要行礼,忽然想到:他是我妹夫,应该他先礼我才是,于是伸出的手又缩了回来,径直站在一边。周三春知五哥性格倔强,走进来问他:“知府迎钦差,点灯放炮这是公事,你为何要放大炮与之作对?”小五哥心直口快“你话说得偏(差)了,我放炮与知府何干,再说,官府放炮用的是民脂民膏,我放炮只用了不到一两银,实乃大巫见小巫,你说,谁该放炮?” 这第一个回合周三春是败下阵来了,但他不甘心,话锋一转,又强词夺理道:“那你敲人家千两银子是何道理?”小五哥急得气血攻心,赶忙争辩道:“你说得越发离谱了,当时我在古谯楼前搭架上装炮,官兵扛着一只大锣从搭架上经过,猛地在我眼前敲了一下,声响惊得我从货架上摔下来,当即不省人事,后听说围观的人不计其数,阻塞了街道,是知府自己与货架主商量,愿出一千两银子了断此事。我又无官无职,知府为何要怕我,送钱给我?再说‘三年胡知府,十万雪花银’,一千两银子对他说来只是个小数。你是我的妹夫,如果要责备的话,应该责备知府才是,怎能手指往外扳。”周三春见他说得在理,无从挑剔,原想训斥他一下,现在自己反而下不了台,怎办呢?周三春想到五哥是不分尊卑、不受礼节约束之人,灵机一动,滔滔不绝地对他说起忠义礼孝。起初,五哥还耐着性子听,后来,眼看时近中午,肚子已饥咕作响,五哥越听越不耐烦,转身要走。周赶紧拉住:还有一件事,这几天,我要到你府上去宣读圣旨,皇上已钦点你为举人。五哥见说,十分惊讶:“你怎么能做这样的傻事。我一向不愿受名份制肘,无官无职一身轻,岂不更自由吗?”周说,这件事由不得你,你要准备接旨。
夺圣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