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徐铎与木兰建陂(下)
【发布日期:2019-04-25】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林劲松】
  徐铎为木兰陂总结的第三条经验是得到了莆田人民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特别是十四家。徐铎说:施赀舍田,十四大户。三余七朱,陈林吴顾。
  哲学史告诉我们,唯物论是和唯心论在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地神布竹,异僧相土。”这是木兰陂建成后,莆田民间的一种说法。徐铎觉得有趣,引用了,进行比较,显示出徐铎的唯物论富有斗争性。谁都知道,木兰建陂要是那么容易,钱四娘在将军岩建陂,早就建成了!
  据弘治《兴化府志》卷之十六宋进士科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夹注:“旧制,进士一日兼试词、赋、论,谓之三题;特奏名人只试论一道。至是年,始试策一道。至七年,以进士罢试词、赋,所试策无异。时政阙失,已许人上封事,遂罢贤良等科。”
  熙宁六年夹注:“按《文献通考》,熙宁四年始罢词、赋,专以经义取士,则此科以下,皆以经义中第也。”这就是说,从宋神宗熙宁四年开始,庆历新政殿试固定考试的内容又发生了变化,词、赋不要考了,只要试策。
  试策,是考进士们治国安邦政治理论水平。马克思主义者大多数重视理论和正确政治观点修养,这样的事情,我国在王安石变法期间就确定了,成为了以后殿试的内容,直到1912年帝制结束。从中可以看出,王安石会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是有许多建树的。徐铎是熙宁九年状元,他的殿试文章我们没有看到,但是,他的《木兰谣》我今天再一次学习了,那真是赞不绝口。那时一甲进士三人,称得上是中国一流的政治理论家。
  巧媳妇难煮无米之炊,缺乏有关资料,历史就研究不起来。这是我又一次学习《木兰谣》的原因,看看能不能在有限的历史资料中,学出新水平。我当初写拙作《李宏和十四家集体决策》时,就曾经引用了其中有关诗句。熙宁状元徐铎和绍圣榜眼方天若,是同时代人,他俩沉浸于木兰建陂取得胜利的喜悦之中,所以,读了他们的诗文,会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加深了对王安石变法重大意义的认识。过去,我经常用《木兰水利记》来认识莆田新貌,这次,专门就《木兰谣》宝贵价值写一篇,作为新的起点。它告诉我们,虽然宋神宗驾崩时一度风云突变,高太后、司马光等妄图取消新法,但是却没有得逞;王安石变法在莆田,不是失败了,而是胜利了,木兰陂硕果累累:陂沟既成,陡闸亦固。罟者之渔,舟者之渡。朝廷之帑,军民之哺。且启文明,累累圭组。俗成康衢,风成邹鲁。灌溉工程,众目共睹。岁稔年丰,口碑满路……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