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醒醒
【发布日期:2019-04-22】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不知道为何这届孩子特别闹心,典型症状就是不爱学习,思想幼稚。具体表现为上课走神打盹,不爱笔记,下课活蹦乱跳,欠交作业习以为常。我向来以严厉着称,往届学生都敬畏我,却不曾想到遇上反常。
也曾怀疑自己教学水平、教学风格等是否魅力大减,问问其他同事,学生也是如此反应。我一时茫然,是生源较差还是另有其因?
一日晚督下课,点名几个不背诵古诗词的孩子在限定时间内背诵完,很快,他们都背好了。问一男生为什么之前不按时背诵,他的回答让我愣住:背诵太麻烦了。我问:考试怎么办?他轻松地说:考时再说。哦,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临时抱佛脚呀。再问:会来得及背完?毕竟语文中古诗文读读背背的篇目还是挺多的。回答:随便抓几篇背。说话者的神情颇有沙场秋点兵之大气。
我让孩子们课前三分钟进行“身边事我来说”,原意是想提高孩子们的观察生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判定是非能力。一日,一孩子讲了新近发生的一中学生负气跳楼事件。我观察台下孩子们的表情与平时无别。评论时,底下一生声音尖锐刺耳:人死了会超生。孩子们居然大笑。我告诉孩子们生命只有一次,没有“超生”这种无稽之谈,每个人要有恻隐之心悲悯之心,弘一法师坐上竹椅前要摇晃摇晃竹椅生怕压死一只蚂蚁,何况是和你们同龄的伙伴。又一孩子喊起来:他又不是我们的伙伴!学生们一副事不关己的冷漠相,让我心顿时悲凉悲凉的。
过去写论文,我爱引用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这句话。想想极美:浩渺无垠的天空,单朵的云太孤单,若是云朵聚拢,就显千姿百态、气象万千,再遇冷就可以下一场酣畅淋漓的雨了。风起,树摇,树以排山倒海之势呈现力量美。理想中的教育美轮美奂。灵魂,从来就是一个高雅的名词,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从事的就是唤醒灵魂的事业。我们,做了些什么?孩子们,又做了些什么?
重读十二年前买的《窗边的小豆豆》,感慨良多。毋庸置疑,如果没有校长小林先生的接收,没有巴学园这个学习乐园,没有一个充满智慧与包容的母亲,书中的小豆豆就有可能成不了后来优秀的黑柳彻子。在巴学园里,没有“坏孩子”之说,小林先生实践着与众不同的教育理念:尊重、保护每一个孩子的天性,不空洞说教,与孩子们做朋友,创设一个个符合儿童天性的活动,诸如在礼堂里支起帐篷“露营”、“试胆量”、温泉旅行等,孩子们可以从自己喜欢的科目开始,上午课程学完了,下午就可以去散步去亲近自然并从中学到知识……不知不觉中,巴学园里的小豆豆们都在健康、阳光、快乐地成长,成为富有个性的人。反思现行的学校教育,还有良莠不齐的家庭教育,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小林先生的巴学园教育理念让人憧憬不已。
中高考压力之下,该醒醒的是孩子们,还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似乎都在慢慢变形,变成自己越来越不喜欢的模样,就像我,不是说好了不对孩子们生气吗?什么时候,耐性渐渐磨损,目光不再温柔,语气不再温和?作为家长,什么时候开始把学校当作托管所,不太愿意配合学校教育,让老师心寒?
孩子们智力上的问题,我是不忍责备的,毕竟人的天赋有差别。只是态度、思想上的,属于精神灵魂范畴的,我替他们担心。而要唤醒他们灵魂,我们必定要付出更多心血了。
好吧,孩子们,我们依然会相见。我们在一篇篇文本分析中相见,在一场场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相见,在课上课下交流聊天中相见。愿你们在青春年少时,曾经走神的自己能回到通往高贵灵魂的路上,感受每一次鸟语花香、电闪雷鸣。
“老师,庄子两篇我会背了!”下课了,我欲往办公室方向走去,一个几乎不做作业的孩子兴冲冲地跑来,一脸自豪。我一愣,转而笑了:“这么厉害呀,表扬!”
四月的天空湛蓝湛蓝,满树新叶,满校园的春天。
(黄丽珠)
|
荔林水乡 夜绽华光
毕业启航 共赴新程 湄职院举行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
荔城区北高镇 深入基层听民声 办好实事暖民心
古韵新声颂党恩 我市举行“迎七一”文化惠民专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