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莆田市林龙江文化研究会推动之故,魏升故居董事会积极作为,遂有2019年3月24日“魏昇暨魏家军抗倭文化研讨会”,由是揭开了抗倭英雄魏昇文化研究的序幕。此后,经教授郑秋鉴先生的艰苦挖掘及不懈努力,竟意外找到被雪藏近百年的《金沙魏公将军壮烈志》(两卷),遂引起史学界高度关注与热烈探讨。 《金沙魏公将军壮烈志》(简称《壮烈志》)共有两卷,在明代已有刻本,惜已散佚。清顺治十七年(1660),文林郎知仙游县事侯绍岐“集而修之”,遂有是刻。到了民国四年(1915),仙游道德社、同善社齐修城内壮烈祠,并重刊《壮烈志》,惜未广泛流传,以致仙游民间盛传魏昇父子抗倭事迹,错讹互见,不忍卒闻。所幸国家图书馆已收录民国版刻,这才使仙游失传近百年的《壮烈志》得以重见天日,从而较为全面而且权威再现魏昇暨魏家军抗倭事迹,备受瞩目。据悉,莆田市林龙江文化研究会会长卢永芳已及时点校整理,不日将印刷刊行,甚可期待。 魏昇(1460—1517),字大临,号友兰,是仙游龙华人。据《福建省志》记载:“升以一布衣系兴泉三十年安危,大小二十余战,所向披靡,时号‘魏家军’。”其中,他先后四次抗倭,分别在南日岛、海门岛、烽火门、小埕与浯屿交界等地抗倭,立下赫赫战功,遂有“立功异域”“一身是胆”之誉。相传,戚继光取得莆田林墩大捷后,还曾特地“诣祠致祭”,足见其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