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清明
【发布日期:2019-04-08】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在清明,不言快乐,只问安好。
  人民英雄纪念碑与家住只一墙之隔。它庄严,雄伟,壮观,像一个有着汉白玉肌肤的巨人,站立在虎啸山上。每天看一眼纪念碑,使我怦然心动。那一刻,昨天,今天,明天,一齐在我心头涌现。碑面的题词、碑背的铭文、它的底座上的浮雕,我都细细地看了,都细细地品读了。题词和碑文沁入我心,浮雕又夯实了我对它们的记忆。耳边似乎听到一个伟人站在高高的地方说:
  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那些清明的细雨,根本不属于他们,他们也从不是为了这。为建立和建设新中国,无数的有名的无名的人民英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你若安好,便是心愿!
  清明时节,瞻仰者络绎不绝。机关干部、学校学生、工厂工人、民间团体等如半凝滞的兰溪水一样缓缓流淌,到这里,用花篮、誓言和绕碑的瞻仰,轻轻地告慰英雄们:祖国很好,我们很好。
  心中便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继承遗志,珍惜当下,追梦前行。
  长眠于地下的先人们,你们好吗?铲除坟茔四周的杂草,添上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打钱”“剪钱”“印钱”“元宝”“锞子”,在坟头上挂些纸条,磕头,作揖,讨些吉利话。再给先人们汇报这一年来家里发生的大小事件,又是如何妥善料理,你们传承下来的勤劳、善良的美德,我们时刻铭记,我们过得很好,不要挂念。
  这是薪火传承,也是对自己对先人的告慰。
  刘皇帝祭祖,便是这层意思。相传汉高祖刘邦因多年征战在外,无暇回乡,当上皇帝老儿后荣归故里扫墓,却只能在群僚的帮助下,从乱草中找到一块破旧的墓碑,于是命人修坟立碑,并植松柏以做标志。这一天,正是清明。他便根据儒士的建议,将清明定为祭祖节,后来此习流传民间,逐渐成俗。当然,为了纪念晋人介子推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说法,他的“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的发生正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
  其实,自从进入春天以来,“立春”的春意萌发,迎来“雨水”的滋润,到“惊蛰”的地气回升,进入到“春分”的滚滚春雷,到达“清洁而明净”的清明时节,历经了两个月的时间。这时,“满阶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草木萌生,春意正浓。人们想到先人的坟茔,是否狐兔在穿穴打洞,是否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要亲自去查看,除草,培土,插柳,以得地上泉下皆都心安,这或许是清明扫墓的本初吧。
  扫墓的重要祭品——“清明龟”,是莆仙一带颇具特色的节果,寓有祖先灵气长存,子孙平安长寿之意。皮是用糯米和清明草磨粉拌和温水制成,以红绿豆或地瓜干加糖煮熟为团馅,用龟形木质模印制做成龟状,放入蒸笼蒸熟。成品色淡黑、质韧、味香、可口健胃,现在已是莆仙一带的特色小吃。仙游的几条老街上,每年清明,都可以从摆摊担子里买到新鲜甜美的“清明龟”,给先人们“捧热凉冷”后,一尝美味。不是吗?去的已经去了,活的还得好好活着。
  明白了死,方懂得活。在清明,除了祭扫,植树,还有众多的娱乐活动可以举行。踏青,蹴鞠,牵钩,荡秋千。
  秋千荡了起来,恰似白鹤飞翔。小伙伴的手用力一推,顿时,一种力量从身后涌来,我一跃而起,仿佛荡入了云霄,一阵一阵地荡下来,带着一阵一阵的风。我瘦弱的身体随着脚下的冲劲往前,往后,如一只蝴蝶,舞若翩翩,快乐是我的翅膀。秋千越荡越高,我们的笑声也越传越远。
  秋千搭建在学校操场的一角,十几米高的铁管架子,用绳子固定好,木块的踏板,一个又稳固又高大的秋千就成了。那时的我翻山越岭十五公里,在菜溪中心小学上五年级,父亲忙着忙他的事,作为“教师子”的我独自和伙伴们过度着快乐的孤独时光。四月的春晨,节日的山乡,没有围墙的校园,处处披上了绿色的新装。晨风中飞翔的鸟儿,唱着婉转的歌儿;柳树儿“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柔和的阳光从崭新的瓦棱上斜射下来,照在几个天真烂漫的孩子身上。在千秋千秋的摇荡中,春光春景皆在眼前晃悠……气清景明,目明心爽。
  时间不停地奔跑。岁月新,时节新,脚步新。在清明,想起了英雄,想起了先人们,想起了明天,我没有悲戚。这忆回了起来,反而让脑子里突然地鲜活了一句老话——人生有诗意,永远是少年。

      (张金湘)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