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四月见兰
【发布日期:2019-03-29】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许军展】
  生活得越来越拙,会听音乐,听得越来越少,一首也没学,只任那缓缓的曲,如清溪水,流在书桌上,桌上春兰叶上,流在书页间,翻书页的手指间。恍恍然会觉得,光阴真是静流水,是静水流深,拙而不浊,日子一天天老,人的心却一天天洗净一点,再一点,净如孩童天真的笑。
  古帘静,小斋空,读书已倦。赏嘉兰未寐,月映叶露,皎洁入目,幽馨未已,恰似红袖添香。遂又振奋几许精神,读得几段篇章。
  作家简媜在一篇文章里写到她的一个姐妹,说她每天活在不得已的战场上,次日醒来,“又是一个绿油油的自己,活得饱饱的。”
  读到这一句话,心里一惊。是啊,你要活得绿油油的,活得饱饱的。
  那么直接,不加修饰,却惊心动魄,让人一振。人若植物一生,嫩芽的惊喜,每一眼里都是绿;然后含苞自喜,无限风光,尽在轻轻一吐;再到好花时节,每一缕绽放,鲜衣怒马,都是香动京城一般;终要西风惊绿,抽掉汁液,花色零落,惆怅萎靡;还要被铺天盖地白茫茫一片,瘦尽寒枝,恼,怒,顾影自怜,都无可逃脱。
  最怕的不是身体枯了,最怕的是心中无绿意。
  世间的草木很多,落成了最美的诗,海棠春色晚,榴花照眼明,霜叶遍秋山,梅影作雪飞。有花太迟,久候不至,有花太艳,枝繁叶茂,独爱这山野之间的春兰,不偏不倚,不早不晚,不喧不闹,不枝不蔓,它带来的是希望的绿意,春兰旖旎而开,春信纷纷而来。
  兰花素有“君子之花”“空谷佳人”的雅喻。历代仁人志士以兰喻志、以兰抒情、以兰赋墨,在赏兰品兰的过程中悟出了一种融华夏的道德修养、人文哲理之妙谛。因而,兰有:国香、人格之花、民族之花的美称。
  屈子爱兰,惟兰是举:“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莳兰佳苑,游兰幽赏,餐英咀华,与兰徜徉。又“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以兰自比,嘉蕙从俗,别有一种愤懑无奈。
  天地者逆旅,光阴者过客,天长地久尤有时尽,况乎春秋草黛?何为有涯之生以媚世而损其秉邪?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若能如古人一样,在晨风微雨的日子,于深山溪流畔,寻访山野之间的幽兰,便能感受它不哀不伤的精神。韩愈在《幽兰操》中说:“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这便是兰花的精神,用绿油油这几个字,来形容兰花最合适不过了,不以开于野而悲,不以无人嗅而伤,人也应该如兰花一样有独立的人格与精神。
  越来越觉得,那些有草木气息、花月光芒的人,是一眼就认得出来的。这样的人,一个人就是一个小村,一个人就是整个山林。身体里围起日月,扎起清风篱笆,心里挂起欢欢喜喜的灯笼和月亮。他的人是烟水闲人家的人,他的心是烟水闲人家的家。
  在你的情感世界里,更该活得如兰一般绿油油的,活得饱饱的。
  对一个人的念,愈是多愈是热时,却恰如一捧雪,不盈一握,凉一丝,瞬间感觉就软成水,又没了,两手空空。人常会在这样的空里,落下痛疾。
  思念也好,往事也罢,若心中无绿,必是一截枯枝,握在手里,凉在心上。若怀美好,瓷瓶置水,春兰吐香,绿就在枝上,你看得到。
  那绿,是光阴里那些细小的美,是读到的一行青绿的句子,或者是那些在白花花岁月里仍光鲜碧绿的往事。平时再侍弄花草,无论春,无论冬,绿意在枝上,我眉眼喜笑,不在枝上,我知那绿住在我心里,我心里有一个饱饱的春天。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