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包括陂北的一后(一孔桥),陂南的二妃(二孔桥),陂前的三十六墩(三十六宫)以及陂周的七十二垛口(七十二院),这样白日太阳从中天经过,则暗喻皇帝居中。而且在当初也分别在左大沟(流灌北洋大地)和右大沟(流灌南阳大地)的各500米处修筑了二座石桥,左桥名“六部”,右桥叫“五府”。 至此,皇家政治架构初步成形。蔡宰相也因此段帝王水利文化,而在被御史弹劾的十大罪状中被强加为第十条大罪。可莆田的封建士大夫却是被蔡京的雄才大略所深深折服,于是继承蔡京遗志,不断地完善这段佳话,由后来的林光朝(由林国均出面)兴建了象征九门提督的陂前跨海九孔大桥(熙宁桥),取意“九门提督”。再由后来的陈俊卿宰相倡建上游的濑溪十三墩跨溪大桥(暗喻十三道御史)。至此一组前无古人的皇家政体架构大型水利枢纽建筑群大功告成,它象征皇权的至高无上,它也因“日上中天,影投湖中”加上上下左右四条溪海流水,包括近代原鲁山时期的南北渠共六条分流,若在空中俯览则所有溪流在太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如果加上周围的壶公山、三紫山、凤凰山,包括远处的九华山这所有山脉里的千沟万壑交相辉映,实为太阳居中、霞光万道奇景。于是一组以太阳为中心的嵌镶在木兰溪出海口的太阳图腾便跃然呈现。所以它也昭示着太阳的绝对威严。是的,它是一组象征皇权的、以太阳为中心的方圆十公里以上的宏伟建筑群,既恢宏大气,也绝后空前。 木兰陂工程的巨大影响深深地感动了当时也因为受被打倒的蔡京宰相株连而罢官的原方山(濑溪金鸡山至西埔的虎头山一带)缙绅方天若(方天若1097年高中榜眼),方天若属于当初的方山方氏家族,方山方氏家族可追溯至隋大业年间的闽洲长方叔达先祖。至北宋年间,方天若因人品、学识、文采被当朝宰相蔡京赏识,仕途风生水起,但在泉州府任上,由于为蔡京歌功颂德而被蔡京案牵连罢官致仕赋闲在家。目睹木兰陂工程的以太阳亦即皇室架构为中心的宏大工程规模,深深被恩师蔡京的良苦用心所打动,也因了其家族数代居官,家道殷实,逐决心在原为海道滩涂经木兰陂载咸冲淡后浮生出的大片溪埔沙质土地上按八卦形式建筑一组以戊己土为中心的七星伴月村庄。当然,由于海道新截,溪滩初现,难免出现豪门强占归属难分局面,况且方氏家庭大部刚从附近的方山下移,想按蔡京宰相的太阳中心皇家结构思路,构筑一组至少需占地三至五百亩规模的,以月亮为中心的八卦村建筑群,首先面临的问题便是土地纠纷。不久,附近的数家大户因与仙游后枕的占山强梁结怨遭致灭族大祸,土地问题才基本上得到解决(那一段公案详见另文)。于是霞皋八卦村建筑群便按方天若的以月亮为中心方案在二三十年时间里初具规模,后经其后代如方松卿(历任广东提点刑狱、广西转运判官等职),方信儒(为松卿子,北宋和番名臣,致仕后在西冲山上修道),以及明代方良永(应天巡抚等)、方良节(与良永同榜进士)兄弟等缙绅的不断完善下,形成了全国独一无二的与相邻的蔡京始终关注的由李宏奉旨建筑的木兰陂太阳图腾交相辉映,成为了彰显莆田人民象天法地思想的最典型的嵌镶在莆阳大地上的木兰溪入海口太阳月亮图腾建筑群。 我们知道,宋代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堪称最为灿烂辉煌,而11世纪后期至12世纪初发生在莆阳大地上的日月双珠建筑群,又为绚丽多彩的宋代文化增添了一幅浓墨重彩。更难能可贵的是,无论是太阳图腾式的帝王架构木兰陂建筑群,抑或是月亮图腾形态的八卦造型的霞皋民居建筑群,都无不在用构思奇特的方式反映出厚重的忠君爱国思想。尤其是在南宋末期,帝昰、帝昺两位小皇帝和他们的生母杨太妃在张世杰、陆秀夫(莆田女婿)、陈文龙(本阜保宋抗元英雄)等二十万大军退守莆田,进而驻扎在壶公山白马寺后,英雄的霞皋人民积极勤王,踊跃参战,并毅然将八卦村中心居于戊己方位的神宫翻修转为巽离向,且命名为巽离宫。因为那方向住着宋朝皇帝,那方向代表着中华正统,那方向象征着希望,那方向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民之心。是的,霞皋八卦村中央的巽离宫直至今日仍然在吟颂着那一段整个中华民族维护正溯、抗击凶奴的悲壮历史,所以,它更是八卦村的灵魂所在。这也间接说明了莆田方氏家族为什么能在两宋期间出了一百六十八名进士,更部份地诠释了霞皋村至今遍布全村的包公信仰、杨太妃、陈文龙信仰,以及张巡、许远信仰能得以香火不绝的崇善疾恶、忠君爱国情怀。 总之,这是一段由莆田人民策划并实施的中华民族建筑史上超大型的太阳月亮图腾建筑群,它几乎或已经被人们遗忘,它的诸如日、月图腾,皇家政体架构、八卦形式民居不但在中国甚至于在世界范围内都绝无仅有,它是莆田的,也是中国的,更是全人类的。它是上古时期闽中地区人们崇日拜月习俗的再现,它也是莆田人民的智慧结晶,它还是莆田的重要旅游资源,它更是莆田人民之所以能在海内外被称之为中国的犹太人的有力证据。它完全有资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今天,我们将这段莆田文化重新发掘整理出来,能让我们这一代人在文化传承方面,俯仰无愧于前贤先哲和后辈子孙。一句话,它是作为母亲河的木兰溪文化里继新石器遗址、洪荒年代古迹之后的最耀眼的一颗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