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村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不止十个八个,甚至还发生了规模宏大的八卦镇、八卦县。但华亭霞皋的八卦村无论在建筑规模和文化含量,尤其是在历史沉淀和思想传承诸方面却是其它八卦村所不可企及的。因为它不仅是易经里的八卦形式在建筑界的成功展示,还是与蔡京的木兰陂皇家政构形式里所表现的太阳图腾相继推出的月亮图腾之辉煌巨献。它们既阴阳互补,又交相辉映,它们是木兰溪文化里的两颗璀璨明珠,也是当地人民象天法地、崇圣尊贤思想在一千年前的生动体现,与更早时期着名的三紫山命名里的紫微(象天)、紫霞(法地)的取名等文化现象有异曲同工之妙。 华亭霞皋的八卦村布局严格按照传统的后天八卦形式,由现在叫做巽离宫和当初的半月池为中心随形就势地向四面八方延伸,所有居民院落都按八卦的形式被八条通往村外的大道和两条环绕中心的内外双沟分成大小至少三十二个区块,每个区块由里向外等比例扩大,总占地面积至少三百亩(约合二十万平方米),村内明沟暗渠纵横交错,大道小路错综复杂,所有民居大同小异,全部沟渠几乎相同。外人若对八卦知识一知半解,不知道开门进、生门出的原理,那就如同进了迷宫,没有当地人引路,肯定一天也走不出村庄。而且由于布局巧妙,全村水利系统十分发达,居民饮用水由西北向的天子山脉中段的紫霞山引出,经后角村的石门山流过下西垅山和钟山之间的大路涧从该村的西北角生门入村,通过外沟在全村循环后再经休门流进内沟,又在内沟循环一周后潜入暗渠,再从杜门排入木兰溪下海,同时在内外沟之间设置有形态各异的池塘(利于居民洗涤)七个,环绕中心半月塘,隐隐有七星伴月之美。加上外沟外围特意留置的小形土石山八座(包括中央戊己土),暗喻天下九洲,分明又是八卦九洲架构。又在伤、惊、死三门以及出水的杜门各建一座二层楼高的砖塔镇邪,加上方氏四大臣(方天若、方松卿、方信儒、方良永)府前高高竖起的四旗,至此,十六座石桥跨沟连路,数百幢民居按部就班。一眼望去,道路迥返有致,村庄生机盎然,正是:钟鼓响则聚众议事,火统鸣而持械御侮,向壶峰而忠君爱国,崇日月则保邦护民。总之,设计之巧妙,布局之合理,甚至在当时的全国范围之内亦只有安徽黄山坎呈双贤里的八卦村可与之媲美。至于后来的浙江金华、黄山徽村和更后来的广东谢岗、高要等八卦村都不在一个等级。所以将霞皋八卦村称做整个中华民族的建筑瑰宝绝不为过,它是一千年前莆田人民的智慧结晶,更是全程演绎莆仙进化史的木兰溪文化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灿烂的木兰溪文化包含了川云顶山脉和天子山脉之间的所有故事,至今可圈可点的便有诸如冰川期岩石清样、上古植物样株、新石器时期的数十处石刀石斧遗址,洪荒年代的渔网、船缆古迹,三千年前的仙游境内诸如望夫塔遗址,系缆石遗迹等,尤其是靠近这今天的入海口处的木兰陂人工造就的以太阳为中心的皇家政体架构的庞大建筑群和霞皋村的以月亮中心的七星伴月式的九洲八卦村建筑群(至于后来的文化组成部份,限于篇幅,这里不予讨论),今天我们单就这以日月为题材的山屏木兰陂与霞皋八卦村的历史沿革做个初步探讨。 霞皋八卦村的由来应该从山屏(山牌)的木兰陂说起,为什么呢?因为它涉及了两位重量级的历史名人,他们分别是主持八卦村建筑的方天若和深深影响着他的恩师蔡京,原因是先有蔡京主持构建的太阳系列之木兰陂,而后才有方天若主持续建的月亮系列的八卦村,所以了解八卦村首先必须从木兰陂说起。 着名的莆田木兰陂工程是由北宋宰相蔡京和其弟蔡卞俩兄弟因感念族叔蔡襄两次建陂失败(上两次分别在上游的将军山下和濑溪的团鱼山下兴建,此俩陂由蔡襄发起,长乐钱氏捐资促成),加之被一定要替莆田人民消除水患的责任心驱使,而动本具奏于朝廷,而后皇帝下旨责成地方建设,闽侯李宏应旨携资并由莆仙政民共同集资协力促成,整个建筑过程始终由蔡京宰相全程关注,他很细心地在这个世纪工程里揉进了无可挑剔的皇家政体结构——帝王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