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副刊 > 城事
母亲的手
【发布日期:2019-03-04】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在这热闹非凡的正月里,我不由得想起几十年前的母亲,不管春夏秋冬,不管寒暑易节,她用那双手勤劳、灵巧和温暖手,支撑着家庭的顶梁柱。
  父亲去世时,三十出头的母亲,为了生计,不得不以挑柴为生。1956年秋,她义父的孙女结婚,母亲带我去参加婚礼。那天下午,我们看到山里公邻居的一位少女正在织毛衣,母亲看她那双初学乍练的手,竟然连两支“毛织针”都拿不稳,一条毛线缠来缠去都缠不好。母亲脸带笑容和蔼地说:“阿妹,来!我教你。”她接过活儿,用灵巧的双手,帮她从头开始“生针”。一会儿功夫,母亲就织出一节既平整又均匀的“方”(衣襟),少女惊叹道:“阿姑好厉害哦!”也许,就在那偶然的片刻时间,给了母亲改变命运的机会。
  过两天,母亲挑柴回来告诉我说,白沙田厝(洋)村有人要请她织毛衣。织一件大人的三块钱,小孩的两块,价钱是他们自己提出来的,而且还吃人家的。那时候,我虽然还小,心里也很高兴,因为母亲再也不用“肩膀作大路了,”她还说,你在家里可不能调皮,我挣钱回来给你买好吃的。于是,就教我怎么做饭,怎么洗衣服等家务事。当时,姐姐初中毕业后,被分配在莆田印刷厂工作。母亲说,我们会经常回来看你的……过了两天,她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我。我红着双眼跟她到山脚下,目送到她消失在我的视野里才回家。
  半个月后,母亲带着山里的白粿等好吃的东西回来了。几个村妇也跑到我家:“哇!才几天不见,就连你的那双手都变得又白又嫩。”母亲给那些姐妹们如实地说,在山里帮人家织毛衣,甚至还把工钱多少,吃住条件都告诉了她们。她们又追问,你在山里什么地方?能不能带我们一起去……母亲说,我刚刚去,具体情况连自己都不熟悉。过几天,母亲又回山里去了。
  临近春节,我天天都在盼母亲能早日回家过年。腊月二十七,母亲又挑一担“年货”回来,有熟猪肉、咸猪肉、白粿、冬笋……我问母亲是人家送的吗?她说,有自己买的,也有人家送的。第二天上午她带我去购年货,下午又和姐姐一起在家“扫尘”。
  那一年“做岁”,母亲大显身手,她用一双看似不起眼的手,做出好几道脍炙人口的年夜饭:炒米粉、炒白粿、卤面、肉片炒冬笋、海蛎汤等。在我的记忆中,我家从来没有吃过这么丰盛的年夜饭。
  好日子似乎过得特别快,过了正月初五,母亲又要走了。她拉着我的手,红着眼睛说,你在家里一定要乖,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我去挣钱给你交学费,买布做衣服,买好吃的……我哭了,还把泪水滴在母亲的手背上,我马上用自己的小手去擦泪滴,那个时候我才真正发现母亲的手特别的温暖,特别柔嫩,而且还特别的灵巧。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母亲的剪纸。她身怀绝技,剪纸不用先描绘花形,就能直接在色纸上剪出腹稿花样,然后一气呵成。古人说:“一样通百样同。”母亲经常在练习一些简单小飞禽的绘画,诸如蜻蜓、蝴蝶、知了、燕子……然后买来不同颜色的毛线,用勾针把那些小动物一件一件的勾出来,她勾出来的小动物构图饱满,栩栩如生。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小动物,带去山里,再织在天真烂漫的小毛衣上。
  母亲走后,我发现村里几个妇女也不见了,凭我的感觉,她们一定也去山里打毛衣了。可是,没过几天,她们一个个都回来了。我便一个一个地问她们:“看到我母亲了吗?她什么时候回来?”其中有一个说:“不知道。”另外一个说:“你母亲长得漂亮,被山里人留在山里了。”我信以为真。天天盼,天天哭。有一天,我问一位经常到我家和母亲常聊天的婶嫲,她说:“你很乖,你母亲很放心你,她们家里人多,事情也多,放心不下,所以去几天就回来了。”听了婶嫲的话后,虽然我天天在盼母亲,却再也不哭了。
  那年“头牙”(农历二月初二)前,我日夜盼望的母亲终于回来了。我哭着问母亲,她们也去织毛衣,早就回来了,你怎么去了那么久才出来?母亲说,小孩子不要管大人的事情,我为的是多挣钱。晚上,婶嫲来我家看望母亲。我一边写作业,一边听她们聊天。在无意中我听到,原来那几个村妇“偷工减料”,把人家的毛衣打得松松垮垮的,并且还将剩下的毛线偷偷地藏起来,等到要回家的前一天晚上,把毛线一圈一圈地缠在身上,其中有一个“偷”毛线的村妇,被起夜的主人所发现。这事传开后,曾经请她们打过毛衣的人家,都把毛衣称了一下。发现那几个人织过的毛衣重量与买毛线的重量轻了几两,唯母亲织过的毛衣没有任何损耗,并且织的毛衣质量也没有母亲织得好。经过比较山里人很生气,再也不请她们了。
  俗话说:“不怕好,不怕差,就怕好比差”。母亲织出来的质量和她的“职业道德”大受赞扬。因为做事认真,她根据每个人的性别、年龄、体型等,把住毛衣的领口这一关键,样式有桃领,圆领,高领、翻领……所以生意更加“兴隆”,一直到她犯病之前,还有许多山里人仍在“排队”等她织毛衣。更有一个山里人利用去县城办事之机,带着许多曾经织过毛衣的客户礼品,绕道来我家看望病中的母亲。
  啊,母亲的手是一双勤劳的手,温暖的手,灵巧的手。在漫长的岁月里,她那双斑斑掌纹的手,雕刻出许许多多不平凡的故事!

      (蔡柔远)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