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副刊 > 城事
木工匠
【发布日期:2018-09-01】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李福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调到城里观桥电影院工作。记得那时,单位常年累月聘请一位木工匠来电影院修理桌椅、橱柜、门窗等。大家叫他“木工奇”,四十开外,个头中等,清瘦单薄,爱说“骚话”。工作空闲时,我常和他聊天,渐渐和他熟识了,还知道了他的不少事。六十年代中期,因为家境贫寒,又认为“读书没前途”,他初中没读完就辍学了。出路在哪?很快,他找到了。
  因为父亲是木匠,观桥头附近街巷上的人都叫他“木工泉”。常年沉浸在刨子、锯子、铁锤组合成的交响乐中,看着一段段木头变成精美的家具、物件长大的刘玉奇,打心里喜欢上了这一行。当年,他就向父亲“拜了师”,开始了他一生的木匠生涯。
  “木工泉”当年是涵江木器厂里一位具有高超技能和绝技绝活的传统木工匠,生产各种桌椅、橱柜、床箱等木家具样样精通。木器厂解散后,他回到观桥左所营老家干起木家具加工,根据顾客送来的原料,按照顾客的需要,认真进行加工,收取加工费。还按照顾客送来的产品图样,商定好价格、质量和交货时间,然后照样加工,按时交货。而且时不时被顾客请他上门为他们制作时兴的木家具。有时,对顾客送来修理的旧家具,立时进行修理,收取修理费和部分材料费。
  “木工泉”对自己制作的木家具质量看得很重,认为质量和招牌的关系很密切,质量好了,招牌的信誉才会好,才能在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他在木家具制作上十分注意做到:木家具设计和结构上紧跟上时代潮流,做到新式大方;木家具生产操作上讲究精细,不能有孔隙的地方;制作木家具的尾角处理整齐,不能留有痕迹。橱门和“杜板”都做到细刨,不留刨刀痕迹,做到板面光亮。他们干活时从来不偷工,不马虎。所以,他们生产的木家具很受顾客的喜爱。“木工泉”的手艺名扬城里“九头十八巷”。
  回忆起当年上门为顾客打家具谋生经历,“木工奇”满是甜美的回忆。因为那些年,人们生活水平普遍不高,隔几个月能吃上一块肉也是一种奢望,不过,木工匠吃肉却是经常的事。“我们手艺好的人,是很受东家欢迎的。”他曾欣喜地对我说,木工匠凡到了吃饭时间,东家都会把一小碟装有四厘米见方的肉块送到他们面前,即便是东家的小孩,有时候也得望着他们流口水。
  “木工奇”跟他父亲一干就是几个年头,他终于出师单干了。又过了几年,伴随着他的手艺日趋成熟,“木工奇”对自己所干的活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稍微有点瑕疵的地方,他都会重做。也得益于此,他接的活越来越多,天天都有接不完的活。“木工奇”在观桥头渐渐有了名气,老街上的人们有一句口头语:“做木家具,找‘木工奇’”。 当时,老街上的年轻人要结婚,都找“木工奇”订制高低床、三面柜、电视柜、茶几、木衣架等家具。他制作出来的木家具,外形美观大方,质量牢固耐用,很受年轻人的青睐。他常年被城区不少单位聘请维修办公地点门窗、办公室桌椅等物件,经他干的活,外形美观大方,质量牢固耐用。
  改革开放后,随着木家具生产的机器化、专业化、现代化兴起,手工生产的木家具渐渐被之取代。“木工奇”和其他木工匠一样,活越来接越少。进入古稀之年后的 “木工奇”已经不再干着木家具生产营生了,但埋在他心里的那个“木匠梦”却时常会被唤醒,挠痒痒一样的扰动他。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