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副刊 > 城事
老支书的粽子
【发布日期:2018-06-23】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刘建成】
  那年端午节,是在山区度过的最后一次传统佳节。
  小小的教师宿舍在二楼,土木结构的楼上,楼板踩上去“咯吱咯吱”的响,隔离的墙体只是用交织的竹片抹上灰土而成的。墙壁所有的铁钉上,挂满了学生或者家长送来的粽子。清一色翠绿的粽叶包装,连捆绑的细线也是撕下来的粽叶拧成的,结结实实的。我尝了几个,馅子有纯粳米的,有包花生粒的,还有包红豆、绿豆的,味道有淡有咸,也有微甜的。米和豆是山里人自家地里种的,粽叶又是上山采摘的。粽子,是用干柴片在大锅大鼎里炖烧的,堪称“原生态,绿色,环保。”
  端午节的大清早,又有个家长提着粽子来到学校。这个家长不是别人,而是大队的支部书记。他,矮小个子,消瘦的身材透着几分虎气;黝黑的双臂上,依然残留着几道刀痕,那是上山劳作时留下的印记。他见到我,大老远就喊:“刘老师(山区百姓习惯喊“老师”),我来迟了。”他提起手里的两大串粽子抖动着,眉飞色舞地说:“刘老师,我们山区的粽子,味道特别,尝尝鲜吧!”我知道,老支书特地送来粽子,大概是因为平原区来的老师仅有我一人。我跑上前接过他手里的粽子,有点羞涩地说:“不好意思了!山顶的粽子特好吃。有很多家长送来了,我吃不完该怎么办?”老支书接着说:“没事,过几天就拿到锅里蒸一蒸,至少有个把月的保质期,我们可没有添加任何防腐剂……”我还真的被他的“保质期”“防腐剂”等用语震撼了。老支书文化程度不高,可是世面见得多,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一直连任着大队干部,闻名遐迩,颇有威信。他接着对我说:“我让小孩子给送来。他不敢,说是见到老师就怕。”我想,其实不是这样,支书的儿子在班级里也挺有号召力的,就是成绩一般,参加学校集体活动却挺活跃的。我对老支书说:“将近初考了,请家长配合,加强管束。上周六下午我们还上课。看来,这一周日,我可得将大家送来的粽子,带回老家,让家里人和邻里尝尝。”当年,周六上午仍然上课,端午节还不是法定节日,没放假。
  呆在山区学校的几个年头,我都是干着“扎尾”的教学工作,承担着毕业班的教学任务。有届小学毕业班,学生全部被录取,其中有个成绩最低的学生,其总分距离录取线还剩下19分。惊喜的是整个学区被仙游一中录取7名学生中,我们班级占5名。那年那届,破纪录的初考成绩,至今还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的美谈,山区百姓至今还记住我的名字。遗憾的是,那时候《义务教育法》还没出台,小学升初中还没取消入学考试,上初中还要缴纳学杂费呢。
  老支书鼓励我安心留在山区工作,说山区人民不会亏待我的。我想,他也是趁着端午节送粽子的机会,关心着那一届学生的基本情况,甚至还提出计划实施奖教助学的方案。是的,山区人民尊师重教的风尚一直延续至今。
  我请老支书到学校办公室坐一坐,他谢绝了,说是“有事还要到公社去”。他要求我在离初考仅剩下不长的时间里,对他的小子严加管教,加强辅导。最后,他指着我手里的粽子说:“其中有一串是米粽,还有一串是肉粽。如果蘸些白糖更好吃呢。”还说,中午就到他家去过端午节吧,有的是炒面和鸡蛋。我知道,端午节的鸡蛋,是采摘山上各种各样的“午时草”煮成的,分外的黄,分外的香,吃起来分外的滋补。
  老支书送来沉甸甸的粽子,蕴含着山区人民的深情厚谊,寄托着山区人民支持教育的热切期望。我感到自己肩上担子的繁重。那个周末,我把山区百姓送来的粽子送到老家后,当日便赶回学校给毕业班的学生补课。
  我告别山区学校已有35个年头了,每逢端午节到来之际,依然有山区群众送来粽子。如今,品尝着街道上买来的粽子,我念念不忘当年老支书亲自送来的粽子,那粽子是那样的香甜可口,那样的耐人寻味……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