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习俗家风淳 “初一糕、初二桃(或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扒(赛龙舟)……”多么熟悉的童谣啊!回味着这代代传唱的家乡童谣,我笑了。端午节在大家的念叨中如约而来。 我携着儿子回娘家枫亭,因为枫亭端午节有女儿回娘家“送节”的习俗。 一到娘家,看着儿子乐颠颠地把鸡蛋、面条、鱼和猪脚等塞到他外婆手里,他外婆乐呵呵地摸着他的头直说:“宝贝孙子啊,回家就好!虽是习俗,可不用提这么多东西,别浪费了啊!” 我和儿子异口同声:“知道,不浪费!”我俩相视一笑心了然,儿子也知道这句外婆的经典口头禅了。 只见儿子甜甜地笑着说:“这是妈妈和我一家人的心意,还有这端午节新夏衣,祝外婆端午节安康!” “这小嘴可真甜!外婆全收了!” 妈妈嘴上责怪实则笑眯了眼,抚摸着棉质的新夏衣说,“买这棉质的好,不浪费钱,简朴些好。” 我心里偷着乐说:“记得了,您老不喜欢丝绸的,要节俭,简朴些好!” “那是。孙子啊,端午节的童谣还记得吗?外婆考考你。” 老妈一本正经地说。 “这可难不倒我,初一糕、初二桃、初三螺、初四艾、初五扒(赛龙舟)……”听着儿子不大标准的本地话声声沁入我心,其实我知道老妈就是想这传统后辈人别忘了。 “端午节的‘午时草’备好了吗?” 老妈边说却边把一束午时草塞给我。 “记得,每年都是你叮嘱备好的,我不用买。不浪费哦!”看着老妈宠溺的神情我很享受,我承接的何止是一份午时草,更是一份抹不开的亲情。 “今天一家子就在这过节吧!” “好啊!我最喜欢以红苋菜炒面当午饭,还有用午时水加‘午时草’煮的金黄蛋,可香了。就是用午时正的井水,加上番石榴叶、豆秆、金银花、兰草等的‘午时草’烧开水,烧水时把蛋放入同煮。我说得对吧!”我摸摸儿子的头,很欣慰。 儿子得意地说:“还有五彩丝带编织的香囊袋可以装一双蛋,一双画上虎图案的蛋。等下我来负责画虎蛋。还有在鼻子和耳朵抹点雄黄,再在额头画个‘王’字,可迎祥纳福,消灾避祸,还有用艾叶熏房子,清毒驱邪,以示消灾,祈保家人平安哦。” “哈哈哈,都记得啊,小精灵!看来这代代有传承喽!”老妈也幽默。 “来,儿子,我们一起来编织五彩丝带。”我拉着五彩丝线的一头,儿子拉着五彩丝线另一头,大手拉小手一起编织的不仅仅是香囊袋,更是编织着一份美好。 望着我和儿子忙得不亦乐乎的样子,老妈的脸上满是欣慰。老人家就是喜欢动手做。 “动动手,心就活。人有一双手,啥事不用愁。” 老妈说着,这看似平白的话却理不偏,也深深印在了我们的心里。 静静地凝望着妈妈那慈祥的面容,静静地守望着这份简单安详,守望着这勤俭持家远的传统之花欣然绽放…… 传承习俗有担当 吃完色香味俱全的红苋菜炒面,戴上‘午时草’煮的药草香的金黄蛋香囊。再用煮蛋的午时水洗浴,换上新夏衣,就可以清清爽爽地去看扒龙船了。 枫亭的初五扒(扒龙船),是五日节最热闹的,这一日称为“正日”,是在枫亭二十四景之一的“溪海会流”处举行划龙船竞赛以此来纪念屈原。 龙舟竞渡热闹,安保方案先行。你看那道靓丽的风景线:太平桥上的交警、派出所警员、沧溪所警员、南北岸安保组人员,统一穿着制服,统一佩戴大赛证件。负责舞台到嘉宾台沿线人员和交通秩序,每20米一个岗位,每个岗位2人护导。对周围高位和高楼位置的险情进行排除,引导位置归属人员不让人登高观看,时时协助维护现场治安秩序。特别是水上安保组安排两艘救援艇跟在龙舟后方进行护航;两岸滩涂上每50米站一个救生员,每侧各安排5人。一切井然有序。 传承习俗民风盛 人声鼎沸,人潮涌动。 你听:那海浪声声,“溪海会流”自然奇观可值得有缘的你一观。那是湄洲湾的海潮与枫慈溪水咸淡交混而形成的。传说宋代蔡襄慧眼先识而亲笔题写“溪海会流”四字。由明代陈迁在太平港畔建溪海会流亭时,将其笔迹凿刻立碑于霞桥泗洲文佛庙旁,“溪海会流”遂成太平港标志之一。 你看:霞桥2队龙舟队员们神采奕奕,自豪之情源于霞桥不仅是太平港旧址,也是枫亭“五里两状元”中的武状元薛奕的故里。枫亭志载:“薛奕,宋熙宁九年(1076年)的武状元,授予凤翔府都监、迁正将。元丰五年(1082年),在北宋与西夏银川寨战役中为国捐躯,享年30岁,后追封为防御使。”尚武世承,英气不凡。赛前秘密训练的他们可是有挑选吉时祷告的,信心满满。 再看:霞街2队、锦湖1队、学士1队、兰友1队、九社1队,他们每队统一服装,参赛运动员加着救生衣,整装待发。各村同心,共襄盛举,增进友谊,更显龙舟精神之魅。 随着一声发令枪响彻耳际,红绿两队龙舟犹如离弦之箭水上飞行。两岸人们呐喊声沸腾起来,击掌鼓劲,恨不得使上自己的力气为自己村的龙舟队加油。俩龙舟你追我赶,奋勇争先,激动人心。每条龙舟上的旗手站在船头,随着铿锵有力的号子声,节奏鲜明的锣鼓声,上下有节奏地挥动。“加油!加油!”渐渐地,到最后,每一条龙舟都牵动着人们的心,都在为每一位龙舟队员呐喊。我想,这就是龙舟赛的意义所在!此刻,没有队别,没有地域的界限。此刻,心是相通的,为你,为我,为每一个人!我的心就像大海里的波涛跟着汹涌起伏。 此情此景,真是: 扬桨飞剑,击鼓如雷,又是端午。 承溪海会流,龙舟竞渡; 红旗擎举,同心齐舞。 两岸呐喊,声震寰宇。喜看英雄竟谁数。 秉心性,惟酣畅淋漓,壮志诚笃。 …… 后来,每一场比赛,人们的加油声都鼓着那份冲天劲儿。尽力尽情的队员们,收获的都是热烈真诚的掌声。“一个人要有骨气,一个队要有志气,一个国家要有名气!”这是铁人王进喜的一段名言。龙舟赛中看到的正是这样一种精神——“龙舟精神”,输赢不重要,竞技精神最重要,人们的肯定最珍贵。所有的辛劳在那一刻队员们的脸上化为欣慰与自豪! 在这个端午,也许你感受到的是那份传承的龙舟精神,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的精神;在这个端午,也许你感受到的是那份忧思,屈原那“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情怀;也许你感受到的是那份斗志,屈原那“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之射天狼”的昂扬斗志;也许你感受到的是那份不屈,屈原那“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百折不挠…… 愿,生活之舟,激情之浆,劈波斩浪,奋勇前进,划向幸福,划向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