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端午佳节来临,在我的脑子里,总觉得这是一个水灵灵的节日。端午节离不开水,每年端午节前后,家乡经常下雨,民间把端午节前后的较大降水过程称为“龙舟水”,端午时节,而这期间南方暖湿空气活跃,北方还时有冷空气南下,在江南,乃至福建广东等地,冷暖空气交汇,往往会出现大而集中的强降雨。小时候听大人说,那是老天爷在“哭”我国的爱国诗人屈原。不管怎么说,端午节就是一个水灵灵的节日。 端午节这一天,家乡的人们沐浴“午时水”、泡饮“午时茶”,吃粽子,看龙舟,把端午的风情演绎得风生水起,与水相生,有情有味。 每年端午节早上,我们淌着露珠去采集“午时草”,又将午时草抱到河水中清洗,并且把地里熟了的黄豆拔回家,连豆荚与午时草一起煮。中午,人们纷纷涌向村里的老井,挑着水桶,端着木盆等候提取午时的井水。所以中午的“井兜”,热闹非凡:村里的那口老井中,不知有多少只吊桶七上八下,抒写着水灵灵的端午。 如今,家乡早已有了自来水,但是,乡亲们仍然很看重端午节午时的井水,他们秉承古老的遗风,每到正午时分便提着水桶,到村里的老井汲水。按照莆田的风俗习惯,用正午的井水煮卤面,烧一壶饮用的保健“午时水”,然后,摆开古朴雅致的功夫茶具,泡沏着独特乡土风味且具保健作用的午时茶。水的味道,茶的清香,呡一口端午的茶水,你可以品出千年的味道。现在端午的午时水,对乡亲们来说,更多是心理上的一种需要和满足吧。 端午节又名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多种具有药物作用的“午时草”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端午水,必须是流动水,且须于端午日午时经日晒后封存,可经久不坏,亦具有解毒、凉身之作用。每年这一天,我都要用“午时草”洗澡,成了习惯。母亲说午时水洗澡,身上无毒,的确,从小到大我没长过毒疮,连痱子也很少出现过。 这一天,家家户户插艾草、挂菖蒲,饮用的是午时水,洗身的是午时(草)水,与往常没啥不一样,但这水确具有了特殊功效,为人们避邪驱恶,泄污去毒,所有的毒素,通通驱除掉。前些年,有人建议,把“端午节”这一天作为我国的“卫生节”。虽然建议没有下文,但它的内涵仍然那么丰富,并且成为一种信仰,成为一种力量,成为精神上的寄托、追求和满足。 每至端午夜,清灵的上悬月,让我从一个诗人的身影,想到了家乡的故土。水一样的思绪,水一样柔软的回忆,点点滴滴,凝结着一个民族的情愫。端午节这一天,我在思念里咀嚼千年的诗词,燃烧着的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那不朽的篇章,点亮了屈原这个爱国诗人的名字。 端午涨水,涨端午水。水灵灵的端午,总会有雨淋淋的感觉,雨水把端午冲洗了一遍又一遍,干净透亮,滔滔的河水,装满了田野。端午之水及时,端午在雨中,在水里。雨水给水稻灌入丰沛的浆液养分,为今年的粮食丰收给农民心中注入香甜。端午的水汪汪,好像是人们的眼泪,让我们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端午的水,是一种支撑,是一股力量,把龙舟浮起,龙舟竞过,千幡锦,端午时节,粽飘香。 端午节是个水灵灵的节日,处处离不开水,有着水的柔情,水一样的温润,在水中滋养的端午节,年年生机盎然,是那样水灵灵的,流动着一种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散发着灵气和意蕴。水灵灵的端午,晶莹洁净,不染一丝的杂念,写着水一样的温情,在我心里流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