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副刊 > 城事
从“粪池兜”到卫生间
【发布日期:2017-12-23】 【来源:】 【阅读:次】【作者:刘建成】
很早就想闲聊这方面的话题,但唯恐被误为粗俗无聊。可是该话题早被一名外国人当做中国的“重大转变”给提出来了。2014年,我看了篇题为《从厕所今非昔比看中国变化》文章和英媒《中国的厕所已今非昔比》文章(《参考消息》2014年12月10日第15版),作者:帕蒂·沃尔德迈尔。他坦率指出:“在我看来,发展总是与生活的具体细节息息相关。”还说:“你可以说我幼稚,但我认为正是这些小事物构成了巨变。我在上海生活了6年多,这期间中国的厕所经历了经济、社会、文化、技术方面的重大转变。这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细枝末节,但重要的正是这些细枝末节。”真没想到,厕所的变化还和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发展挂起钩来。
  如果说外国人评说的是上海大城市的厕所今非昔比,那么我们来说说本土“小地方”的厕所变化吧。
  旧时,乡下厕所俗称“粪池兜”(也称“粪坑”),是个埋在土里的次品陶缸,称之粪缸,周边砌个矮矮的土墙,用几根木棍,支撑着破损的草席或者稻草编织的草垫挡风。陶缸上搁着2条木板让人蹲着。集体粪坑,则挖个方形或圆形的坑,四周砌上卵石,涂上水泥,像个水池,俗称“粪池”。这些大致相似的厕所,既是私家方便之处,也是积蓄人粪尿的地方,捡来的猪粪、牛粪、狗屎之类的动物排泄物,全都倒进粪坑里积肥。乡下人还把死鸡和死老鼠之类杂物丢在粪坑里。粪坑内外,蚊蝇横飞,虫卵爬行,臭气冲天。粪坑旁,常有跳跃的小青蛙,还有那眼珠一动不动的蟾蜍匍匐在旁边陪着你。蹲在这样的粪池上,尿水不时就会溅着了屁股。这些积蓄的人粪尿,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成了农家肥。村里的粪坑,大多集中一处。风儿一吹,臭味刮进农家屋里。那时候,家禽家畜甚至小孩不小心掉进粪坑里的事儿时有发生。碰到暴雨,脏水溢满粪池,脏物顺着低处随意排泄,那场景叫人恶心。
  山区百姓则用个大木桶当厕所。四周围着简易草席或竹片,挂着块塑料或破衣裳为活动门,男女不分,外挂个衣物或斗笠以示“有人”。山区学校,有的厕所仅摆着几只尿桶。当年,人粪尿用处大,学校厕所的人粪尿有人承包,学校于是有了笔格外收入。之后,农村也有了公共厕所,蹲位,露天,粪坑加盖。改革开放后,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厕所要求是:男生每40人须有一个蹲位,女生20人须有一个蹲位,通常是水冲式的,大多是封闭式的,当做办学条件的硬件之一,也当做达标校和文明校评选条件之一。
  农村面貌的变化,可从厕所的改变中窥见一斑。“粪池”渐渐改为“厕所”,有的乡村则建为沼气池,用于烧火、发电,是一大进步。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室外厕所转为室内卫生间,通俗的厕所发展为洗手间,卫生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鲤城兰溪公园南岸,绿荫之处,有个显眼的洁白小屋。远远望去,起先我还误认为是个小卖部。近前一看,却是个别具一格的免费公厕,是我县最早的一处设计别致的公厕。进入后小门一扣,钢琴伴奏的轻音乐随之响起,你会听到一个温柔的女播音:“您好!欢迎使用上海美声环保厕所。请将门锁好,放心使用……”接着是简短的“温馨提示”。一遍汉语,“hello……”又一遍英语。优美、舒缓的琴声伴随着你如厕始终,让你“竭尽温馨的用厕环境”。之后,城里城外有几处类似公厕随之出现。随着县城环境的逐步改造提升,兰溪沿岸的公厕逐步增多。
  从“粪池兜”到卫生间再到公厕,从地面提升到楼台,从野外进到室内,从简陋到配套,从自家使用到公众使用,这些看来不值得一提的事儿,正如外国人所评述:厕所,“这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细枝末节,但重要的正是这些细枝末节。” 国家旅游局从2015年起,实施为期3年的“旅游厕所革命”。习近平在国内考察调研中,走进农家,经常问起村民使用的是水厕还是旱厕,在视察村容村貌时经常详细了解相关情况。习主席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厕所是人类文明的尺度”,是全世界通用嗅觉语言和视觉语言,是文明沟通中最短的直线。我们坚信,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城乡的用厕环境必将全面改观,日臻完善。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