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花生,我就对它有特别的亲切感,别样的情怀。 我的童年是在三江口镇乡村度过的。那时,放学回家我常会跟父母在老家屋后的那片土地里,刨刨垦垦,照料那片花生地。从埋种下土到花生结果大约历时5个月,每至秋天花生收成,总是收获多多,喜悦多多。 那时,我目睹了花生的油炸、水煮,或是盐焗、干炒,味道不同,香味不变。奶奶曾告诉我,吃醋泡花生可用于养生保健,花生是自古有名的“长寿果”,吃花生能增强记忆、延缓衰老、防止高血压、治胃痛病等。 后来,我考上了江西科技学院,仍然与家乡的花生有着不解的情结。虽说大学是学生时代最自由的阶段,可每个周末也会接到一两次来自老家的“查岗”电话。记得念大二时的一个周六清早,手机铃响起了,来自家中的电话,我的胃痛恰好又犯了,疼得我整个人像只煮熟了的大虾一样弯在床上颤抖着,怕吵醒舍友,只好小声地在床上接听。 并不意外,是奶奶打来的,知道瞒不住她,只好如实答之。答毕,只听“胃痛要是犯了,那是比少块肉更锥心刺骨的痛,你还年轻胃就出问题,要保重身体啊!”奶奶太了解我,着急地补充说,“别急病乱投医,听我说,去外边买点花生米吃,能缓解疼痛”。我一时心生疑惑,花生米真能有那么好的功效吗?收拾一番便出门买花生米吃早餐去。 强烈的痛感,好似胃被扭曲成了一团,直起身来更是难以言语地疼。我冒出冷汗硬着头皮,一步并两步走到学校食堂买碗花生米,打了一碗稀粥缓缓喝下。两碗下肚,和着花生流进胃中,果然格外的舒服。难以置信,那“变形”的胃似乎被充了气恢复成“饱满”的状态。疼痛感并没有完全消失,却减轻了很多。我回宿舍的路上可以不必躬着身子像个老头那样走路,直起腰走路真好,感谢奶奶的这个偏方,感谢那碗花生米! 这之后,家里常打包快递寄给我花生,花生嚼在嘴里,又脆又香,那种满口留香、回味无穷的滋味令我心情澎湃。同时,在老师、父母、奶奶等的引导下,我越加重视身体,领略体味了花生的药用价值,胃痛这毛病基本没再犯了,而我却养成了爱吃花生的习惯。每回吃着家里种的花生,都有一种莫名的幸福感。 今年暑假,我在老家重读了作家许地山先生的散文《落花生》,文中有这么几句:“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人要像花生一样,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让我对花生加深了本质的认识。是啊,花生外表朴实无华,它不慕虚荣,为人类默默无闻奉献了自己的全部。我们身边不是有很多像花生这种品质的人儿吗?比如,老师、父母以及那些勤劳朴实、善良肯干对国家、对社会作出默默贡献的普通劳动者……我爱吃花生,我赞美花生的品格,花生在我的嘴里越发甜美清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