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院里有一对老姐妹,两个人好得不得了,大家都认为是一对亲生姐妹,其实不是。这对老姐妹有一位姓潘,今年70岁;一位姓林,今年80岁。你听,两个人姓都不是一样,她们怎么会是一对亲姐妹呢?但虽然不是亲姐妹,但两个人铁得不得了,感情上胜似一对亲姐妹。 住在这个楼院里,我对这对老阿姨很是熟悉,不论是姓潘的还是姓林的,她们都热情得不得了,也都乐善好施。特别是那位姓潘的老阿姨,时常给我一点青菜或馒头什么的。 由于认识她们很久了,通过和老阿姨拉呱拉家常,我对他们的了解也就深入了许多。两个老阿姨的丈夫已经去世多年,作为曾经做过单位领导干部的遗孀,两个人在丈夫过世后,都把儿女教育得出人头地,个个都有好的前程。儿女们对她们很是孝顺,成家立业后,就恳求他们的老姐妹跟他们一块住,但这对老姐妹独立性很强,她们对自己的儿女叨唠:“我现在腿脚好得很,还能做。做起来方便着呢,等以后再不能做了再说吧?”你听,这对老阿姨个性是不是很好强呢? 事情就从两位独立生活的老阿姨讲起。姓潘的老阿姨住前楼,姓林的老阿姨住后楼,两个人走到对方家,也不过二三分钟的时辰。虽然儿女们礼拜天都过来坐坐,跟母亲一起聊天或吃饭,虽然儿女们几乎每天都给她们打电话,但人到晚年的两位老阿姨,总觉得生活中还少了什么,都感到了些许的寂寞。由于两位老阿姨经常早晨在一起锻炼,还经常一起参加社区的老年活动。一来二去,两个人很是谈得来,关系也越来越亲近。今天潘阿姨到了林阿姨家吃饭,明天林阿姨到潘阿姨家吃饭。除了比较厉害的病,让儿女们照顾外,如果是头疼脑热的小毛病,另一位老阿姨就会照顾对方,帮助她端茶倒水什么的,还要料理对方的吃喝,甚至晚上就住在她的家中……潘阿姨是北方人,会做一手拿手很好吃的面食,她经常烙一些香喷喷的面饼,或煮一桌热气腾腾的汤面,自己一个人在家吃没意思,就打电话让林阿姨过来一起吃。两个人一边吃饭一边说说笑笑,那关系真是融洽得很哩。有时候林阿姨不肯上来,潘阿姨就把做好的面食亲自给林阿姨送去——她们相互的举动,让左邻右舍羡慕得不得了。 有一次在跟林阿姨聊天时,她说:“你潘阿姨心肠好得不得了!”我笑着回答说:“林阿姨,你的心肠也好得不得了,上次还送了一袋苹果呢!”听罢,林阿姨开心地笑了,她说:“人到了这个岁数,能有一位知冷知热、相互慰藉的老姐妹,那是我的福气呀!” 前些天,我在楼院里跟潘阿姨聊天长谈,她说最近林阿姨身体不大好,住到了儿女家,她有好长时间没有见到林阿姨了!心里头牵挂得很哪!我望着潘阿姨,发现她的眼窝里竟然滚动着晶莹的泪珠……好像一刹那间,我就明白了人生大道理,我就明白了这对老姐妹的感情为何这样真挚与深沉?如果人与人的关系都像这对老姐妹一样,互相关心互相呵护,相互倾诉互相帮衬着一路前行,那么我们的生命无论活到了多大的岁数,都不会感到寂寞和孤单。相反,因为有了可以一路前行的伙伴,我们的生活随时随地洒满了明媚的温暖和人性的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