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了,一弯明月挂在天上,如水的月光毫无遮拦的倾泻而下;天空闪烁着的星光,繁星点点;迷离的霓虹灯,四处流淌;耀眼的中国结,散发出火红灯光,摇曳在夜色里……我骑着电动车,随着滚滚的车流直奔城区文化馆。 不久前,经朋友推荐,我参加了荔城区文化馆组建的合唱团。合唱团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一群酷爱音乐的人的组合,队员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工作岗位,他们之中,有国家干部,有教师,有医生,有企事业工作人员,有下岗工人,有个体户……大家放弃休息时间,从城区的四面八方走到一起学习声乐,合唱歌曲,用嘹亮动人的歌声唱响时代的主旋律。 “我们这一辈,和共和国同年岁……”;“魏魏壶公山,悠悠木兰溪……”一阵阵悠扬激昂的歌声从文化馆排练室内飞出,在天空上悠扬地回荡……合唱团的老师是市区某校教声乐几十年的老师,他在省市音乐界里很有名望,他乐观、开朗、精力充沛、对音乐事业具有高度信念、执着精神。他退休后,来文化馆当了一名音乐教学的志愿者,之前,他教的男生四重唱,在一次次市、区文艺演出中受到好评,在市、区音乐比赛中摘取桂冠。他也是合唱团主要发起人之一。 合唱团每个星期只有一个晚上时间学习排练,每次排练前,老师在钢琴弹奏中,组织团员集体练声,哼鸣练习,主要注意两个点,气息的支点和眉心的焦点,先练闭口,再练开口,然后是五个母音的练习,三度、五度、八度、强音、弱音练习,渐强、渐弱、突强弱练习,连音、断音及和声练习。每个团员通过严格的气息训练和不同的发声方法规范每个团员的声音,使大家的演唱水平和演唱技巧得到提高。之后,老师根据预选好歌曲要求分折词义,找出重点,先分声部练习,再合成排练。每次合唱团排练,队员很认真对待,一丝不苟。 那一天,雨横风狂,团长看着窗外不停的大雨,本以为不会有人冒雨来排练,此时,团长的心里有些失落感。可随着排练时间的临近,只见门外盛开出朵朵各种颜色的伞花,团员们顶风冒雨不时赶来,裤脚、鞋子完全湿透,团员这份执着的精神,让团长感动不已。合唱团的队员们无论生活或工作中遇到多大的困难,他们都把合唱团当成自己的家,没有随便放弃一周一天的排练时间。大家以歌者的身份,融入合唱团这个群体中,为了合唱旋律更加优美、节奏更加铿锵、歌声更加雄壮。把一切困难都排解得荡然无存。 合唱团组建两个月后,受邀去风景秀丽、民风淳朴的美丽乡村——后黄村乡间舞台演出。第一次登台亮相了,男同志穿着白色衬衫、黑色西裤,打上红色领带,女同志穿着黑色连衣裙,阵容整齐划一。男女队员站在舞台上昂着头,打开胸腔,让滚烫的气流冲出,汇进美妙的和声之中,用高亢的,有穿透力的声音演绎《荔城之歌》、《我们这一辈》等,这声音像荔枝林里流淌的韵律,清新、自然、圆润。演出非常成功,博得一片片掌声和赞许的目光。这掌声,这目光,是对他们最高的奖赏。每个团员的心里都很兴奋,因为这是合唱团第一次声乐成果的检阅。 这乐音,这歌声,让全体队员找到了人生真正的价值。大家不论平日里工作多忙,自家的买卖能挣多少钱,只要合唱团排练或演出,他们都放弃了,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对音乐梦想的追求。他们用歌声,把梦想诠释得如醉如痴。在这个合唱团的大家庭里,每个人都在为之默默的奉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