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副刊 > 城事
去年今日
【发布日期:2017-06-11】 【来源:】 【阅读:次】【作者:陈秀丽】
高考又至,不知不觉间亲历陪考已过去一年整。此刻,想起去年今日,不禁哑然。
  6号晚,孩子仍旧到校自习,按孩子的话说,一则清静,二则留恋,毕竟两天之后再不会坐回那张书桌了,然而不到九点就回来了。据说是班主任把这群勤奋又恋旧的同学一个个地劝回去了。孩子倒也淡定,再次检查完考试必备物品之后就休息去了,只吩咐我明天可以晚点叫她起床。看着孩子睡得香甜的样子,很是欣慰,但转身瞥见墙上挂着的衣服却睡不着了——明天穿什么呢?
  “高考穿衣指南”年年相似,而我似乎从来没有想过要为今天做好准备。听说高考第一天要穿旗袍,可就我这身材真心不合适。此刻后悔平日里太纵容自己猛吃海喝有点晚,为了讨个心理安慰,就买一件挂在衣柜里吧:心诚则灵、心诚则灵。“早上红,下午绿,第二天穿黄衣”,这也是网上盛传的陪考父母穿着秘笈,唉,只是我这肤色,也不适合各种颜色呀……就这么纠结着,也不知道几点才睡下。
  7号早上,孩子像往常一样到学校去了。我站在阳台上,看到好多辆警车一字排开,好多警察在维持秩序,一部120救护车就停在校门口,穿着白大褂的医生和护士走来走去,几部无线电监测车上的天线不停地转动,气氛陡然紧张。这时,我又看见黑压压的送考家长中有不少穿着红色旗袍的,我不禁更加紧张了,好像没照着“指南”穿衣就不是个合格的陪考妈妈,赶紧进屋打开衣柜找衣服。然而为了迎合这些年来自由发展的身材,当然是找不到符合“指南”要求的旗袍了。失望地关上衣柜的那一瞬,一向“心宽体胖”的原则及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反正都没出门,怎么舒坦怎么穿吧。于是拿出一套略显红色的家居服穿上,多少也算是符合“指南”里的一点要求吧!
  穿什么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了,但紧接着这两天要吃什么的问题又摆在眼前。记得有经验的过来人和贤惠的陪考妈妈朋友说:高考饮食要清淡。我所理解的“清淡”大概就是少油少盐,宜果蔬青菜,忌大鱼大肉。“可没有鱼肉就少了营养,少了营养就影响心情,心情不好怎么考?”我是这么想的,我想我的孩子也应该是这么想的,因为在吃这方面,我俩拥有完全一致的共识。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烦恼的?陪考期间的两大难题就这样完美地迎刃而解。
  把高考时间推前一个月,这应该是最受欢迎的教育改革。但即便如此,对于那些坚持在校门口等候的家长来说,爱就一个字——热,虽然有不少志愿者服务队为候考的家长支起大大的遮阳伞,还分发印着各种广告的小纸扇,但这又能缓解多少热浪呢?这个时候,我突然有种莫名的暗喜,只因为不用在太阳底下苦等,于是暗自庆幸:幸亏当时和老公咬紧牙关、痛下决心租住在与学校一墙之隔的小区里陪考,一年来的单位和租处来回奔波的辛苦此刻都不算什么了;一年几万块的租金在这一刻也觉得花得值了。
  及至下午,数学考试正在进行,突然鞭炮齐鸣、锣鼓声声、十音八乐齐奏,原来是学校附近的一座庙宇“开光告竣”,一系列活动正在火热进行。考点周边早已有严格的交通管制并禁鸣喇叭,此刻却如此喧哗,的确不太合适。学校家长微信群里顿时炸开了锅,一条条信息都在强烈建议庙方为何不能为了孩子们安心考试延缓两天庆祝活动呢。不知是家长们群情激愤得到重视还是有关方面本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总之,接下来的考试期间,再没听到类似的声音了。果然,一切都为高考让路。
  一切又安静下来,此刻的小区比平日里更加静谧。偶尔有几声鸟鸣,欢快、清脆,虽不是喜鹊,也宽慰我心,我祈求此刻在考场里的孩子也能如这鸟儿一样心情愉快。这时,有朋友发来莫言写的关于陪女儿高考的文章,一口气读下来顿时热血沸腾,原来作为高考生家长,我的感受和文学大师的心路历程如出一辙,不禁有点飘飘然几近忘乎所以。过了一会儿,又一朋友转来另一篇文章《孩子,考好考坏,爸爸妈妈都等你回来吃饭》,含泪读完,感叹天下父母心竟如此相似。于是释然——十二年寒窗苦读只用一场高考证明,对于孩子来说实在残酷,毕竟考试成绩,除了实力,还有运气。幸好,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考早已不再是万人过独木桥的唯一决定人生的一场“战役”;幸好,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已不再以成绩论英雄。如此,把高考当作一次经历,不要以爱和关心的名义追问“考得怎么样?”,这或许是最暖心的关心。
  其实很多事情经历过了才发现:“所有烦恼都不过是自寻烦恼,一切问题都只是时间问题。”陪伴孩子走进考场的那一刻固然紧张,固然怀有“成龙成凤”的期待,但等到尘埃落定后,会欣然接受一切。今天,看到孩子愉快地融入大学生活,我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今年的高考已经结束,明年的高考也会如期而至,“高考年年望相似,年年考生皆不同。”诚祝天下考生在合起笔盖的那一刻,都有侠客收剑入鞘的骄傲,而待到发榜时,“人面已携金榜去,家长依旧笑春风”。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