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副刊 > 城事
旅行的意义
【发布日期:2017-05-29】 【来源:】 【阅读:次】【作者:林水汀】
曾陪亲戚在武汉“过早”,面对一碗水气全无的热干面,我们几个南方人都在鼓捣怎么咽下时,一亲戚就对着热干面咔咔不停地摆拍了五分钟,经过反复筛选最后终于发完朋友圈。我们马上心照不宣地前往点赞,内容是其面对武汉标志性的美食大快朵颐,现实是她尝了两口后觉得喉咙不清爽实在吃不惯而丢弃一旁。
  在每个旅游景点的地标前,总能看见蜂拥的游客踮脚高高举起手机,闪光灯卡闪个不停。五大三粗简单直白几个字的地标享受着发布会的待遇,我想它的内心应是傲娇的,毕竟它和大明星之间就差一个颜值的距离了。当然,除了地标外,旅游景区内各个地方都能看到低头却表情丰富的游客,好像捧在手里的不是手机,而是地主家顺来的金块,现在就差塞进嘴里一咬定真假了。
  不可否认的是,当下的智能手机越来越集成化,一个手机就可行使支付、出行、娱乐等大部分工具的职能。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被这个所谓与先进科技交流的风口所蛊惑,手机成了出行中最亲密的挚友。值得思考的是,当手机成了重要的伴侣后,人能否再次清醒——手机不过是个工具,而自己却已经被工具驯养。
  “没有手机就是白玩了。”
  “好不容易出来玩一趟,不多拍照岂不是亏了。”
  我们不是来旅行的,我们是来遛手机的。地图也好,钱包也罢,这些基本工具职能根本不是离不开手机的借口,因为使用频率并没有想象的高。人之所以被手机驯养成小汪汪,是因为朋友圈被赞似乎成了大部分人出游的终极意义。为了拍照挤入景点,为了拍照作各种行为艺术“狂摇樱花树制造樱花雨”、“与名人雕像称兄道弟凹惹眼造型”、“铭刻自己芳名于史物”……为了拍照而大量地拍照。眼睛被手机镜头所代替,如此看风景还不如在家看景区官方宣传片。
  当然,一点旧物是故地的留念,一些老照片是打开尘封记忆的钥匙。往事可以从一枚祖母的顶针通过指尖的温度传递给后辈,历史可以从一副油漆斑驳的匾额上娓娓道来。留念,留的不是那份情谊而是留下打开这份情谊的钥匙,留存那能够重燃自己心语的引线,是遥寄的尺素锦鲤,是游子密密缝的身上衣。古人游历没有工具可以定格瞬间,所以他们吟诗作赋,存情于丹青山水,寄意于闲叙游记,留下一纸半卷的心之所往。反观我们,手机图库中几百张相片框住吃喝玩乐外加风景中急需美颜的人物,行李中大量义乌纪念品,我们到底在留念什么?记住旅行中的大部分内容与细节?我们是多么的不相信自己的记忆,抑或是除了死板的记忆外我们所剩无几?我们的旅行似乎是为了今后而留念,把储存纪念当成旅行本身,我们成了寓言故事的主角在可笑地舍本逐末。相比之于古人,反而是工具发达的现今,人们表达堵塞,寄托单一,唯有定格住那摆拍瞬间自己标准的欢快表情来作为自己行走于风景的笼统概述。
  现代社会旅游成本逐步增高致使大部分普通家庭对于旅游的收益更加关注,更急切地想得到社会价值层面上的回报。他们所追寻的旅行的收益回报,一定程度上也是他们所追求的旅行的意义——仍归于手机框住的瞬间,朋友圈的点赞数量。对此,我们不得不面对人们对于大自然感受力匮乏与钝化这一事实,内心的感知与精神的洗涤沦为“别再说那些没用的”而一再缩水贬值。生活在工具繁盛的现代社会,我们在被工具蚕食同化,心不过是启动呼吸的马达。“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成长于传统文化的我们,不应只是记颂那些文化成品,更应该薪火相传的文化背后的触处生春的感受力与澄澈清朗的赤子之心。
  如果扔掉手机,你的旅行还有多少意义?或许这剩下不多的意义才是本真。说旅行的意义,万家之词难成一家之言,但我们生而为人,创造了“意义”这个词,就应该用人区别于工具的心去思考去回答。
  旅行,是人好奇心与冒险欲的诉求,是触碰这个世界的渴望。而只有留一些间隙让自己真正去感受大自然的脉动,用心去感受世界的温度,才能听到它的心跳:“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