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老家荔城,山坡溪畔,那一株株巨伞似的荔枝树上,缀满一串串红灯笼似的鲜艳荔枝,迷人耀眼,涎水欲滴。 那是一九五五年夏天,叔叔与另一位乡亲,像各挑着两只大灯笼,汗流浃背,一步一个脚印,颤颤悠悠地从莆田直肩挑到仙游县城。那年月,普通工作人员的月工资才38元,每斤荔枝的价格仅一角五分钱。叔叔等从莆田捎来的两担荔枝,一担留自家和邻居们享用,另一担挑到大街小巷零销出卖。 那天,母亲对才上小学二年级的我说:“孩子,跟叔叔上街卖荔枝,也学做生意呀!” 我跟着叔叔,将一担两箩筐荔枝摆放在小城中心小学门口。叔叔涨红脸,大声吆喝:“卖荔枝,新鲜小籽荔枝,每斤才一角五分钱!” 小城有位外号叫六爷的老人,支着拐杖,慢腾腾地走过来,算是买荔枝的第一个顾客。老人家一边挑选带枝叶的新鲜荔枝,一边喃喃建议:“喂,这么好的小籽荔枝,理应卖两角一斤呢!” “嘿,新鲜小籽荔枝,每斤两角了!”叔叔唾星四溅,改口大声叫嚷。 我小心眼里思量:每斤荔枝上涨的五分钱,当年家乡可品尝一碗甘甜可口的扁食汤呢! 街上顾客们纷纷围将上来,抢买荔枝,忽然,一位留齐耳短发,年轻貌美的女人提篮跨上来,她不就是我初小的语文老师呢!她毫不经意地开口问道:“阿林,你家里盛产荔枝么,怎么上街卖荔枝呢?” 初次跟叔叔上街做生意,被老师一问,羞的脸红耳赤,赶紧躲在叔叔的背后,结结巴巴地回答:“老师,我是跟莆田乡下叔叔卖荔枝的呀!” 叔叔听说是我小学女老师来买荔枝,赶紧往她竹篮里再添一大把荔枝,挺热情地说:“请老师尝一尝莆田乡下荔枝,莫客气!” 几位年仅十多岁的同窗小学友,瞧我在路边卖荔枝,大摇大摆地围将上来,像鸟雀般啼叫:“喂,阿林同学,你在卖荔枝,快拿几个让大伙尝一尝鲜呀!” 我摆了摆手,拒绝道:“嘿,这是叔叔卖的荔枝,换钱好买大米,莆田乡下正缺口粮哪!” 那几位小同学狠狠地剜我一眼,七嘴八舌地斥骂:“呸,小气鬼,真不够朋友!” 叔叔听着,赶紧捧了一大把荔枝,说:“喂,给小同学们送过去,从小就要养成大气风度。” 我捧了一大把荔枝,塞到几位小同学手中,显出小绅士般风度,用大方的口吻道:“请尝尝鲜。叔叔给的,莫怪咱小里小气!” 那几位小同学剥开荔枝,塞进嘴里,嘻嘻哈哈道:“瞧,这还算够朋友呢!” 一位穿短衬衫的市管人员,朝着叔叔的荔枝担走来,开口问道:“大叔,你卖荔枝,是固定商贩么?” 叔叔赶紧摇头回答:“咱乡下人,自家种的荔枝,即兴上街卖的呢!” 那市管人员二话没说,撕了一张发票,对叔叔说:“哦,你的荔枝自产自销,临时买卖,就交五角钱税金!” 从早上熬过酷热中午,迎来满天夕照。叔叔的一担荔枝已卖个精光。我用刚学来的算术知识,帮叔叔清点钞票,一担荔枝总共卖了十七元八角。叔叔挥舞着钞票,眉开眼笑,说:“嘿,这些钱返莆田乡下,可买一百多斤白花花的大米呀!” 叔叔肩挑一大担荔枝,从莆田乡下赶到仙游,卖钱可换一百多斤大米,今天看来算是不可思议的苦差事,而在当年却是那么引人注目。更令人终身难忘的是当年那平安祥和的社会环境,那朴实无华的人际关怀呢! 叔叔早已离开人世间,我心中依然流淌着那股香香甜甜的荔枝蜜。如今,我倒要向远在天国的叔叔忠告:“瞧,家乡改革开放的成果,比当年的荔枝蜜更美更香甜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