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副刊 > 城事
舔碗的岁月
【发布日期:2014-08-03】 【来源:】 【阅读:次】【作者:陈志平】
    说到舔碗,有一幅画面时不时地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在那物质全面匮乏的小时候,我们喝的粥稀得能照见人影。喝完后,碗里会有一层像胶水一样发着光的粥汤。我们都会把舌头伸得长长的,沿着碗转着圈子往下舔,一直舔到碗底,脸几乎倒扣在碗里,但还在舔。那模样有点像吆牛犁土,一犁一犁地犁,直到一块土一块田全被犁完。舔过的碗,干干净净的,和用水刷过的碗,毫无逊色。那时候,吃完饭用舌头舔碗,不是个别人舔,而是人人都舔。舔碗的初衷不仅仅是珍惜粮食,而是实在饥饿难忍,为顽强活着创造出的一种充饥方式。当时,神州大地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舔碗绝对是一道很有特色的吃饭风景,谁也不会鄙夷谁,舔得越干净,舌头的功夫越棒,被饿死的可能性就越小。
    在那个年代,生产队分的粮食少之又少,根本不够吃,人们普遍缺衣少食,吃菜咽糠,饥肠难填,生活苦不堪言,很多人饿得面黄饥瘦,走路风都吹得倒。如果碰上洪涝、干旱、冰雹等天灾,日子过得更苦了。所以几乎每个人都会舔碗,而且都舔得干净,要是舔不干净,或者忘记舔了,准会被大人揍一顿。有的孩子太小,不会舔,那大人一定会帮他把饭碗舔干净。记得母亲经常唠叨的一句话是:“碗上粘的都是粮食做的,如果浪费了,长大要挨饿,要受罪的。”
    今天,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的富裕,“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似乎已不再是人们推崇的风尚了,取而代之的是奢靡之风的盛行。不仅仅在城里,在农村也是,大鱼大肉早已经进入了普通人家的饭碗,大块地吃肉,大碗地喝酒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单位接待,朋友聚会,一桌饭动辄就是一两千元,那个排场劲儿、铺张劲儿实在让人看着心疼。其实,让人心疼的事儿还在后头。大家伙儿酒足饭饱、脑满肠肥之后,无视饭桌上还有满盘子满碗的好菜好饭,便都很绅士地起立,毫无疼惜之情地扬长而去。在有的人眼里,节俭被理解为吝啬,把没吃完的菜打包,认为是一种丢面子的事。
    时过境迁,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早已经忘记了当年舔碗的事情,忘了为了填饱肚子,光着脚丫到处寻找一粒粮食的事情了。舔碗已成为恍若隔世的旧习,已变为记忆中的画面,像一部老电影那样遥远、斑驳,令人遐思,令人怀念。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