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我几次到姑妈家做客。姑妈出嫁给一位富豪人家,住房古色古香,都是平屋。室内装饰讲究,显现财主门风的气魄。有人说姑妈命好,有人说姑妈人缘好,也有人说姑妈善于持家理财,谁家男人与姑妈结婚,包你幸福一生。 可真正的情景不是这样,姑妈结婚年余,生下一个男孩,取名金宗,意为光耀祖宗,家人欢乐气氛自不必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姑妈才有了男孩不久,其丈夫因肝病突发,当时的医疗条件差,无法医治身亡。这时的姑妈成了寡妇,不少人劝她改嫁,她说三从四德是古训,不能这样做,决意把孩子培养长大成人,继承家业。所以从小就把孩子视若珍珠宝贝。随着时间的渐进,孩子也一年一年地长大,读了几年书,姑妈怕孩子肚子饿,煮些好吃的点心送到校门外,等着下课时,让孩子在树下吃完点心后再去上课,并交代放学路上行走要小心,要平安回家。 孩子在母亲(姑妈)的疼爱下,从小养成好逸恶劳,什么事儿都不管,只知吃喝玩。有时在家和几个小孩玩还不够,便于附近一“赌博窝”去看热闹,看看人家是如何赌钱的,当看到赢了的时候,他很羡慕这个赌博的人有福气,手气旺,这样挣钱实在快。当他看到那个输了的赌博人的时候,他总是为此人叹了一口气,说什么这是运气不好,手衰。他就是这样渐渐对赌博产生了兴趣。赌场里有人知道他家富,有银圆(大番),便骗他来赌赌拼一拼,教他参加麻将,从开头的赌小钱,到后来赌大钱。他的母亲(姑妈)知道了,不但没有批评教育,反而说他自小手气旺,一定能挣大钱,输钱不当一回事。这样纵容他,使他的胆子越来越大,输钱越来越多,家里的银圆几乎输光了,便开始卖古物,甚至打算卖田卖厝,简直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姑妈看到这种情况,认为这或许是没人关照的缘故,很快给儿子娶个媳妇,结婚生孩子。可是他赌性难改,妻子也没有办法,一气之下,她与他分手、脱离夫妻关系,一个小女儿就交待给他扶养。姑妈看到这个家庭破败的情景,也气得回到娘家,暂住一段。这下他有点害怕了,怕给别人议论,怕今后的女儿没人照顾。硬着头皮去找母亲(姑妈),向她保证今后不再参赌,要在家参加劳动,养猪、种菜,为这个昔日荣耀的家争争气。母亲(姑妈)信以为真,也就跟着儿子回家了。可没过几天,儿子又是偷偷参赌,可是再输了。母亲实在忍不住了,把儿子赶出去,并说今后母子永相认,由她来培养孙女成家之业。可是过了不久,母亲因冠心病突发身亡。从此他回家为母亲送终,为女儿负起养育的责任。 姑妈离开人间后,家里还算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她的儿子也不再参加赌博了,也不再讨个老婆,田间劳动、山间拾柴,里里外外,他都干得忙而不乱,有条有理,乡里人说他浪子回头金不换,他听了心里乐陶陶。时间过得很快,女儿长大了,读了小学也不想再读了,便找个对象结婚了。 婚后,一家三人有说有笑,日子过得开开心心,被村民传为佳话。每年清明时节,他们都去姑妈墓前扫扫墓,除除草,烧烧纸钱,并默默地向姑妈“汇报”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让姑妈在九泉地下也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