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副刊 > 城事
小李干事
【发布日期:2012-08-19】 【来源:】 【阅读:次】【作者:李福生】
    2004年,从小喜欢美术的李明如愿以偿考入莆田学院艺术系。大学期间,他刻苦学习,成绩优异,他创作国画《三月三》荣获第五届福建省青年美展“二等奖”。
    2009年11月,从小心怀绿色梦想的李明,刚从莆田学院艺术系美术教育毕业,就踏上从军之路,来到南平武警支队。当时他对劝阻的父母和同学说:“到了部队我一样可以画画,我要用好我手中的画笔,描绘多彩的警营,扮靓绿色的军旅。
    在新兵连时,通过三个月的摸、爬、滚、打、“三大条例“和政治思想的再学习,使李明对军人的含义有了新的理解。新兵连的训练是艰苦的,每天早上六点起床,集合、跑步、出操,都安排的相当紧凑。火热的警营生活给了李明施展才华的舞台,新训期间,李明初露锋芒,他参与编辑的《新训快报》因版式灵活、摄影生动在新兵连引起轰动。训练之余,李明开始画速写,搜集创作题材,用画笔描绘出每个动人瞬间,他创作了一幅作品《出操》,来挑选报道员的宣传股股长发现了他的才华,于是新训一结束,他就被分到支队政治处成了一名报道员。搞新闻报道不仅要学会写稿,还要会摄影、摄像。小李在宣传干事和老报道员的指导下,在很短的时间里摄影技术迅速提高,后来每逢周末,战友们都爱找他拍几张照片,寄给远方的亲人。
    前年6月,闽北地区遭遇洪灾,小李主动请缨,背上摄像机和支队官兵奔赴抗洪一线,一张张照片记录着武警官兵感天动地的抗洪英姿。在新华网、中国军网、中广网、《人民武警报》、《福建日报》等多家媒体上报道了支队官兵的抗洪事迹。
    去年9 月,支队官兵参加一次打黑除恶行动,小李再一次跟随部队行动,撰写的稿件先后在多家媒体刊载。李明成了支队摄影、摄像、写稿的多面手,战友亲切地开玩笑称他为“小李干事”。
    在基层,出黑板报是让中队主官头疼的事。支队规定各中队每个月要出两期手写黑板报,李明住在警通中队,近水楼台先得月,业余时间把黑板报出得图文并茂。指导员自豪地说:“我们中队的黑板报在支队都是数一数二的。                    小李将自已的绘画才能应用到黑板报上,用曼妙的画笔“点靓”警营。一有时间就到各个中队带徒弟,支队各个中队的黑板报一下子增添了不少色彩,博得战友们的好评。有上级领导到部队检查,支队的黑板报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常让人驻足观赏。
    作为机关兵,平时值班、照相、写稿、放电影等事务较重,没有时间搞创作。小李便在晚上战友就寝后,偷偷溜进小仓库构思,打草稿,没想到第一次“开小差”就被查岗的指导员抓个正着。更让他没想到的是,指导员非但没有批评他,反而破例为他专门腾出一个房间,作为他的临时“创作室”。有了领导支持,小李潜心创作。小李一心想创作出反映官兵精神面貌的美术作品。前年抗洪抢险,支队官兵营救建溪小学生的画面时时在他的脑海中闪现。后来他终于找到了灵感,很快一幅官兵冲在抗洪抢险第一线,为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生动画面在他头脑里形成了。连续熬了两个通宵,创作出了《抗洪勇士》,这一作品紧跟时代主旋律,先后在《人民武警报》和《福建日报》上刊登。在总队举办的建党90 周年书法美术作品展上,这幅人物画夺得一等奖,小李为此立了三等功。
    军旅生活的磨炼,在李明的生命中变成了一笔无形的财富,人生路漫漫,曾经的摸爬滚打,刻苦铭心的警营生活在李明青春的深处闪耀不平凡的光彩。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