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居官为民 敢于担当(上)
——莆阳清官风骨
【发布日期:2015-06-02】 【来源:】 【阅读:次】【作者:阮其山】

 

为民鼓呼


  北宋兴化县人薛利和,字天益,进士出身,后升任屯田员外郎。宰相王安石推行变法,欲擢升薛利和出任提举广东茶事,推行茶租法。当时广东尚未实行茶租法,如果实行,虽然国家可增加收入,却损害了茶农的利益。出于安民济世,薛利和特致诗王安石,辞谢提拔他。诗云:“一路生灵陡顿贫,庙堂康济岂无人?君侯若问茶租法,请把租钱乞与民。”于是,薛利和按照正常程序调任广州通判,茶租法亦未能推行。
  莆田县人陈中复,字从道,熙宁进士,任提举京畿西路茶盐香事。当时朝廷正在商议实行茶租法,因陈中复曾经监管过茶务,熟知其情,令他陈述利弊,并打算任用他。陈中复辞谢说:“我岂能为了自己进身打算,成为收取茶税的带头羊?”后改任广东提刑。
  薛利和、陈中复两人,不约而同为了维护茶农的切身利益,放弃自己升官。
  宋代莆田县人陈彦恭,字子愿,元佑进士,后升河南提辖,掌管铸钱币事务。当时蔡京的党羽王桓,受命欲破例增加开采冶炼数量。陈彦恭说:“山泽之利不可竭,祖宗之法不可逾。以此伤害老百姓,吾不忍心也!”拒绝增加法定数额,以致被罢官。
  宋代莆田县人林伸,字伸之,嘉佑进士。熙宁八年(1075)调永静幕官,时内臣程    献屯田之策,朝廷委为都水使者(特派水利长官),势倾一时。程好大喜功,将原有河道封闭,另开葫芦河,肆意毁占民田、房屋与坟墓,致使沿河四个州县百姓横遭其害,人莫敢言。林伸不畏权势,挺身而出,为民请命。他亲历实地勘察后,认为旧河床深,新河狭,水势趋下,不可力胜,并列举其弊端。为此触犯了程      。程    以阻挠破坏治河大事弹劾林伸,褫其一官。有人劝林伸曰:“汝职位既低,言论又峻刻,这不是自招灾祸吗?”林伸答曰:“伸知为民计,不知为身计。身危民安,虽去无憾。”为民谋安,虽夺官降职,亦不为憾。


为民请命


  宋代潮州(今属广东)知州刘克逊,字无竟,莆田县人。潮州市上银价起初比较平稳,每丁赋钱合五百,后因银价加至四倍,百姓苦不堪言。克逊下令减免税额,说:“纵得罪,无恨!”
  翁世资,莆田县人。明英宗正统六年(1441)考中进士,授户部主事。他在任上,居官廉勤,不登权门干进。政务有暇,便翻阅旧案,探究利弊,明习国朝典故,熟悉条例沿革,为户部各长官所敬重。天顺元年(1457)提拔为工部右侍郎。
  天顺三年(1459),翁世资奉命前往淮(今江苏淮安)、徐(今江苏徐州)督运大木材,以备兴建之需。回朝后,户部内织染局报告说:“先遣官往苏、杭(苏州、杭州)等五府,提督织造上供文绮(供朝廷专用的彩缎)七千匹,未完成的尚不止六之一。今计算朝廷各项赏赐等用量,需另遣官员前往各府监督织造,于常额外加造七千匹。”
  翁世资认为,东南地区水灾,人民苦于口食艰难,宜当节减,以复苏民力。他同尚书赵荣、左侍郎霍    商议时,提出减去一半。赵、霍二人皆面有难色。世资说:“倘若得罪,某人请以父子三人共同担当罪责,不敢牵累二位的。”疏章送上后,英宗怀疑他们想要沽名钓誉,于是查究主议者,将翁世资下到锦衣狱审问,贬知衡州府(今湖南衡阳)。
  时任尚宝司少卿(掌国玺)兼东宫讲官的邑人柯潜,赠诗送别,云:“草就匡时疏,英英气似虹。立朝真不忝(不愧),得郡未为穷(穷途末路)。人笑谋身拙,天知报国忠。怜余素餐者,长自愧高风。”赞颂世资怀忠报国、为民请命的高风亮节。
  翁世资为民请命而贬谪衡州,爱民之心依然炽热。到任后,闻郡有疑狱(未裁决的疑犯)数十人,查实后全部予以平反。 史志称“治郡汲汲以革宿弊、厚风俗为务。” 即以革除旧时积弊、敦厚风俗为执政的要务。于是,兴学助教、整修府学与石鼓书院、设立便民粮仓等等,凡属郡政所不可缺少者,都依次兴修举办,利泽郡民。不久,便出现“政简民和”的新局面。
  时驻衡州卫帅(指挥使)违法办事,翁世资稍加抵制,因而不和。不意卫帅诬告世资对其挟怨报复,英宗下令逮捕翁世资至京追究。经查明真相,英宗将卫帅削秩两阶调任,恢复了翁世资的官职。
  清顺治应州(今山西大同应县)知州林友玉,字二史,莆田县人。上任伊始,问民疾苦。招集流民,缓行催征,慎用刑罚,予民休养生息。当时州县大多虚报垦复荒地数量,以获得上好考绩。友玉忧愁不安地说:“官欲居功,民反受累。吾不为也!”始终没有上报荒地数。又请求免除荒地税赋,每年减免三千四百余两,百姓勒石纪念他的功德。不久林友玉无故被罢职,士民奔走呼号申救。当局察访知其生活清苦的情状,才得以洗白。由于贫困,无力筹办行李,遂与父母留居应州九年时间。其间,民众争相馈送柴、米。后来父母相继逝世,辗转三年,才得以扶棺归葬。人称他有古循吏之风。


视民如伤


  清康熙中,当涂(今属安徽马鞍山市)县令柯潮,字于韩,莆田县人。任上,问民疾苦,事必亲自裁决。县里除正式赋税外,另有加派杂税不下千金,百姓负担沉重。柯潮令吏胥拟文上报,请求革除。吏胥以县府公费无来源为由,阻止上报。柯潮面色严肃地说:“你辈肥,吾民瘠矣!”于是赋税获得减免,百姓感恩戴德,在江边立祠奉祀。
  清乾隆溧阳(今属江苏常州市)知县郭占选,字子徽,莆田县人。当地风俗迷信鬼神,从事巫婆神棍,迎神集会的费用常达巨万,百姓负担甚重。占选对神巫严加惩办,改造民俗。他待民宽惠,每判死罪,总是数日欷    叹息。溧阳地多沙土,每遇歉收,百姓乏食。占选教民试种番薯,民食其利,邑人立祠奉祀。后代理丹徒(今属江苏镇江市)政务。捕获了邻县的盗首,例当破格晋升。占选说:“教民以求官,吾不为也!”多年未升职,后代理东台(今属江苏盐城市)县令,后因年老请归。史志说他历官三十余年,家无担石储积。
  清乾隆南溪(今属四川宜宾市)知县翁 霖,字傅宗,莆田县人,进士出身。任上,逢大旱,饥民载道。   霖命令开仓救济。县吏说,应当先向省府申报。   霖说:“南溪距离省城七百六十里路,文书往返需要十余日,百姓早已填沟壑(死)了!如受谴贵罚罪,吾承担责任!”事后,省官认为情有可原,没有问罪。
  适逢南溪再次发生饥荒,州民要求赈济。省官担心激变,命令翁    霖再任南溪知县。忠州百姓扶老携幼拦路送行,说:“使君与百姓同患难,百姓未与使君同安乐。”不久,    霖因积劳成疾,不幸逝世。
  清乾隆上犹知县(今属江西赣州市)林炳麟,号敦泉,进士出身。下车伊始,正值大饥荒,上报的抡劫案多达一百三十多起。炳麟说:“这是百姓穷途末路,急于求食嘛。”他命令擒捕首犯严惩,其余都放回去。当时常平仓粮谷缺少,炳麟劝请富民出米平价出售,以救活百姓。炳麟办案敏速,每说:“拘押候审的痛苦,超过下监狱。多一名,如添芒刺;少一名,如服一帖清凉散。”当时称赞为名言。后来因不合于时,挂冠而归。


职在守土


  忠于职守,敢于担当,舍身保民,这是莆阳清官的一大亮点。
  南宋靖康中,金兵来犯,气势汹汹。仙游籍中大夫林师舜,为了坚持职守,不肯逃脱,最后全家蒙难。其弟林师益,为京畿正将。金兵渡河侵犯京师时,师益奉命前往救援。行至封丘(今属河南新乡市)与金兵遭遇,大破敌军。明日,金兵主力来到。师益对副将说:“敌众我寡,诚然难以抵抗。现在正是我献身之时,还有什么顾虑呢?”于是奋力战死。
  宋代莆田知县廖德明,居官清正刚介,事上不阿,导民以正。拆毁境内土神庙,把神像沉入河中,对不服从命令的治罪。当时县里有身份显贵的人,请求把县城一块土地供他扩大居所,德明认为不可以。郡守会同同僚前来说情,德明说:“太守是天子的守土之臣,未闻有把土地私自给人的。”他还在城南修建仁寿庐,收养过往的病疾百姓,并报请郡府获得废寺的田产来供给所需药物。
  宋代连江县(今属福建福州)知县陈师立,字可权,兴化县(明代撤销,并入莆田县,今辖于福建莆田市)人,崇宁进士。县有妖僧自言能预知人事,邑人争相找他预测。师立说:“我为邑长,怎能放纵邪道惑众?”妖僧闻之,争忙逃去。
  仙游人蔡懋,字子坚,任会昌县(今属江西赣州市)县尉。上任才数月,江西盗寇侵犯县境。蔡懋奋然曰:“吾职也!”率领所部及士兵奋力抗御,在激战中遇害。
  明万历筠连县(今属四川省宜宾市)知县茅序,字邦贤,仙游县人,举人出身。由初授昌平州学正(今属北京),不久升瑞昌(今属江西)知县。县有大盗聚集山洞中,横掠乡里。被捕获后株连富户,借以自脱,历年不能得到整治。茅序到任后,首先严格株连严令,经过审讯,辨明实情,将盗首处死正罪,众盗得以平息。由于触犯上司被罢职,改任筠连知县。
  筠连是三国时诸葛武侯擒获蛮酋之处,县邑与水西国(今贵州遵义地区的彝族部落)毗连,女王禄氏举兵十万之众侵犯成都,筠连位居要冲,而县无城墙防御,居民一时逃离殆尽。有人劝茅序暂到山洞躲避。茅序一脸正色,说:“职在守土,有死无二!”当时有“铁茅”之号。适逢总兵侯计率兵赶到,贼党逃遁而去。茅序于是提请创建城墙,训练民兵,使筠连成为防卫森严的县邑。
  茅序为人清介廉洁。青年时在儒学,县令每月考试九次,总是名居第一,但未尝求见一面。等到他被罢职归里之时,行囊十分简陋。
  清代隆平县(今属河北邢台市)知县郑远,字怀伯,雍正进士。上任时见到学宫残坏不堪,慨然曰:“此守土责也!”于是逐一修理,使县学面貌焕然一新。后升任河北路同知,署永平(今河北卢龙县,隶属秦皇岛市)、正定(今属河北石家庄市)两府,所至有政声,为畿辅循良第一,升任延安(今属陕西)知府,金华(今属浙江)知府,浙江、直隶按察使等职。在金华,郑远捐俸修复被烧毁的通济桥,郡人争相出工修桥。史志说,郑远在金华七年,在百姓心中,“威若师保(古代辅弼帝王和教导王室子弟的官员),亲若父母”。退休路过金华时,老少欢呼迎接,曰:“此我公归也!”郑远居官数十年,食不兼味,为政朴实无华,苞苴(贿赂)不入,人们说他有先正遗风。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