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木兰沙
【发布日期:2013-03-13】 【来源:】 【阅读:次】【作者:阿钵】

 

    人类自从摆脱了穴居,有了土坯茅草屋起,就与沙砾结下了不解之缘。木兰溪流域的子民,同所有伴河而居的人们一样,不管是古时还是现代,始终与沙砾相伴相依。沙砾在人们日常生活的住与行中,一直扮演着不同寻常的重要角色,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沙砾给予的恩泽。

 


    河流与沙砾,自古就是一对难分难解的兄弟。古诗云:“后浪争催前浪来,前沙汰去后沙堆。乾坤日在淘沙里,风雾冥冥总可哀。”的确,大江大河的日夜奔流,自始至终是一个大浪淘沙的不息过程。木兰溪分布在四周群山中的“三百六十涧流”,每一条都水量丰沛,落差巨大,湍流对山体的冲刷历来十分剧烈。每逢雨季和台风季节,激荡翻滚的暴戾山洪,更是猛烈地席卷着群山的每一个角落,挟带着巨量的泥沙,汇集至东西乡、南北洋上的主干流,一路翻淘,一路沉淀,大量的就沉积在木兰陂以上的漫长河床上,少部分的随着洪水,再一路滔滔东去,流入兴化湾大海。别看平时木兰溪全线,青山绿水,碧波潋滟,山洪季节却是黄水滚滚,泥沙俱下,转瞬之间便变成一条多沙的河流。水利部门的水文站监测数据告诉我们,木兰溪年均入海沙量近50万吨,最大年份达147万吨,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0.3公斤。俗话说,“急水流沙粗在后”,因为流程漫漫,所以,从木兰陂到度尾的主干流河床上,自古就沉积着巨量的优质淡水沙和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成为了相当长时期内母亲河子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建筑材料。

 


    从历史的年轮上观察,母亲河的子民们,对木兰溪沙石的利用,大体经历了沙壤土、三合土、混凝土三个阶段。

 


    土坯茅草房的时代,应该相当漫长,它可能从竹木架子茅草房逐步过渡而来。这个时期,对沙石的使用量不大。限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大概都是就近取材,随便取些沙子、鹅卵石,混合上黏土,铺垫在地面和屋前的道路而已,一切因陋就简,草草将就。

 


    三合土的年代,也相当久长,至少延续了数千年。所谓“三合土”,就是沙子、黏土、白灰的三结合材料。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自觉地大规模使用黏土、红壤土、河沙、鹅卵石、白石灰的年代。母亲河的子民们十分娴熟地运用这些遍布身边的建筑材料,建造出了独具一格的莆仙民居和村落,把自己的居住环境,营造得自然舒适、美伦美奂。平原上用黑黏土烧制红砖红瓦,山里多以红黏土烧制黛砖黛瓦;早先房子的地基,东西乡几乎全用鹅卵石垒砌,南北洋大部分用杂石、块石砌就;红壤土干打垒的墙体,外层一色粉刷着海蛎壳烧制的白灰,有的在墙体外层混着十几公分厚的三合土一起垒实,殷实的人家更以红砖包砌,山里大量人家则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土色墙体;有钱的户主,地板上一层小鹅卵石、一层细沙,夯实后铺上红彤彤的六角或四角板砖;差一些的小户,就直接在夯实的鹅卵石上,铺一层三合土,垒实拍光,不起沙不扬尘,干燥不返潮,丝毫不逊现在的水泥地板;场院埕头,既是活动空间,又是打谷场、晒场,也是一层鹅卵石、一层细沙,夯实后铺上厚厚的红砖,有的则采用铺三合土的做法;村中的道路、大大小小的排水沟、各家各户的一楼外墙防护层和围墙,所使用的材料几乎全是鹅卵石。唐宋时期,先民们把这一系列充分运用本地材料的建筑技艺,发挥到了极致。典型的莆仙民居模式,也在这个时期大致定型。此后的民居建设,基本没有图纸,不用自己设计,主人家只要告诉工匠,要盖“三厢房”、“五厢房”,还是“七厢房”便可,泥水匠就知道墙基的方位、尺寸,木工就懂得如何下料、门窗的大小。这样的民居,冬暖夏凉,通风透气良好,加上房前屋后龙眼等果树的掩映,住着格外清爽舒心。这样的民居,烙着鲜明的莆仙印记,是木兰溪流域的特有符号。这样的民居,只要看上一眼,便会牢牢地刻在脑海之中,往后只要一看到这样的房子,心中的第一个反应一定是“莆田到了”,或者“莆田人的房子”。长期出门在外的莆仙游子,想家的时候,脑海里自然会浮现出“白墙红瓦、屋脊翘翘”的故乡民居来。

 


    混凝土的年代,是现代人的宿命。正是混凝土建筑的降临,开启了木兰溪中游大规模挖采淡水沙、鹅卵石的时代。改革开放的洪流,催生了莆仙大地的建筑大潮。遍地开花的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国资企业的大量建设,几何级数增加扩大的公路、铁路、码头、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急剧膨胀的城市、城镇、新村建设,富裕起来的老百姓的新房建设……爆炸式出现的对建筑沙石料的天量需求,促使莆仙快速出现了采运沙石的新兴行业。那时的木兰溪,从木兰陂起到度尾,全线河床摆满了沙石场。人们从原始的手挖肩挑起步,迅速发展到专用采沙船、专业分类筛选输送线等机械挖采。运输则水陆并行,从手扶拖拉机、农用车、小船起步,迅速发展到用大型的东风车和挂机沟船运送。木兰溪沙石料挖采的高潮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那时,木兰陂内通南北洋的河道上,整日运沙船穿梭不停,高峰时,光是挂机沟船就有二百艘左右。陆上运输的大东风货车,也一直保持在数百辆之多。那时,木兰沙是莆仙建筑市场唯一的著名当家品牌,大的建筑非木兰沙不用。木兰沙对莆仙建筑的巨大贡献,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巅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闽江的“青口沙”大举入莆,在木兰溪挖采过程中崛起的大户,纷纷更新运输设备,改弦更张,转向经营青口沙。从此,木兰溪沿线的挖采沙石,逐渐走向式微。现在,木兰沙已基本退出了莆田的建筑市场。

 


    长期以来,木兰溪沿线的挖采沙石,一直是市场推动的民间行为。起始时,沿岸村庄仗着地利,各占一段河道,开采经营。接着,很快便出现了兼并,起因自然是利益的驱动。起作用的,既有市场法则的资本因素,又有民间势力的某种强势运作。由于缺乏正面的引导,沿线的挖采,基本处于无序的状况下,有的地方也出现了一些乱挖滥采的不良现象,严重的甚至造成个别堤岸崩塌的恶果。于是,便简单地相应有了禁采令。其实,完全可以考虑,把挖掘开采与河道治理有机结合起来,让挖掘开采成为河道清淤、河道整理的题中之义,既让人家有钱赚,又使河床更平整、河水更顺畅、堤岸更坚固。就如木兰溪下游感潮段的大规模成功治理那样,既考虑到了防洪排涝,又与城市建设、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紧密结合,甚至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景观建设和老百姓的休闲安排。试想想,要是也能以这样的思路,全面推进木兰溪中游的全线改造,那工程竣工之时,亘古的木兰溪将以怎样的新姿,展现在八闽大地之上。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