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蔡襄与“天下第一桥”
【发布日期:2012-09-04】 【来源:】 【阅读:次】【作者:陈光庭】

    蔡襄字君谟,仙游县枫亭人。他出身侍郎世家,受书香门第熏陶,他15岁乡试中举、19岁会试中进士,(宋天圣八年)。先后任龙图阁大学士、端明殿学士,知福州、泉州、杭州、开封等职。他一生建树颇丰,其苦心经营、主持兴建的洛阳桥,成为当时闻名中外的“海内第一桥”,现枫亭东宅还流传着有关他的种种传说。


送“状元”过江


    古时,从惠安县城往南二三十里处,有个万安古渡口,它是通往泉州的必经之路。这里海阔水深、风大浪高,“常遇飓风大作,沉舟而死者无数”,海面上却只有一艘渡船穿梭其间,给两岸人民通商往来带来了诸多不便。
    相传公元一0一0年,有一孕妇携丫头去泉州探亲,到万安渡口时,渡船刚刚撑竿驶出,这可急坏了孕妇。正焦急间,忽然半空中有人喊道:“船家慢行,送蔡状元过江。”船家循声望去,渡口那边只站着女主仆俩人,哪有状元的影子。但仔细一看,女主人正腆着肚子。船家灵感顿生,以为孕妇肚子里的孩子必定是个大贵之人。当他证实孕妇的夫家姓蔡时,立即掉转船头,邀请两人过江。盛情难却,知书达理的孕妇动情地说:“将来吾儿若中状元,定要建造万安桥(即洛阳桥)。”后来孕妇还留下了此遗嘱,这个孕妇的腹子就是日后名冠兴化的蔡襄。
    蔡襄自幼聪慧过人。有一天,仙游凌县慰莅临蔡宅,见他长得清秀可爱,特带他游枫亭塔斗山。县慰有意要考考他长大后的志向,遂以栽斗岩上的小松树和万寿塔为题,要他作七言诗一首,襄不假思索,朗朗念道:“谁种青松在塔西,塔高松矮不相齐,时人莫道青松小,他日松高塔又低。”凌县慰听后慨叹道:“此子前途当不可限量。”


本府作官


    蔡襄出任福州转运使时就力主修建洛阳桥,但未被采纳,家乡人民交通受阻,母亲的心愿未了,始终是压在他心头的一块沉重的石头。
    在端明殿学士位上,有次他得知宋仁宗皇帝次日要来端明殿视事,认为这是天赐良机,遂连夜在殿前摆设香蕉叶两片,用蜂蜜在上面写出一行字来。翌晨,仁宗看到香蕉叶上一丛丛游动的蚂蚁围着蜜汁转,还隐约可见文字痕迹,他好奇地停下来细看,终于看出来了,不禁脱口念道:“蔡襄、蔡襄,本府作官。”话音未落,蔡襄急忙跪下谢恩。仁宗知自己走漏了嘴,想收回成命,蔡襄长跪奏道:“君言既出,岂可随意更改、失信于天下人。”仁宗无奈,只得准奏。蔡襄终以自己的才智赢得了泉州知府(包括兴化)的任命。
    蔡襄一到任,即着手筹建跨海大桥。他对建桥十分重视,召集卢锡、许忠、王实等行家十多人拟制建桥方案。反复研讨、集思广益,几易其稿。有一天,蔡襄正在书房里审阅图案,因连日劳累,不觉闭目假寐。时仙人吕洞宾因前屡戏白牡丹,犯下天条,自知当天午时三刻会有雷劈之劫。他化成一小蛇,潜到蔡襄书房的香炉下避难。到了午时三刻,天上电闪雷轰,道道闪光飞绕“文曲星”书房上空终不敢劈下。三刻一过,天空又放晴了,但见吕洞宾走来向蔡襄作揖道:“蒙君庇荫,逃过天劫,再生之德,没齿难忘。大恩不言谢,谨以此笔、墨二物赠之,日后自有用它之时。”言罢,拱手作揖而去。


寻下海人

 

    人们期待已久的造桥工程终于揭开面纱轰轰烈烈上马了,可是刚开工便遇到了麻烦,桥桩怎么也打不进去,这可能是遇到了岩石的缘故。当时的人们弄不清缘由,误以为是海龙王不同意,所以卡壳。怎么办呢?蔡襄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寻思对策,走到书案前,他看到吕洞宾赐给的笔墨,脑中顿时有了主意。他亲自研墨,挥毫给东海龙王写了一封公文,“……这是一个为民造福的大工程,恳求龙王短期内息波止浪,利于打桩、奠定桥基。若获首肯,吾不胜感激,两岸百姓也会感恩载德。”信写好了,谁去送信呢?府内无人敢应。无奈之下,知府只好贴出告示:“拟委派一位‘下得海’的人与龙王面洽架桥事宜,凡自愿担此重任者,当致重酬。”人们知道这是“玩命”的差使,许久竟无人来应征。当地某县令想拍蔡知府的马屁,限令二衙役三天内要找到“下得海”者,否则提头来见。两人不敢懈怠,四处乱转,终未找到下海人,眼见时限已到,绝望之余,遂来到一餐馆饱食一顿,企求黄泉路上不致挨饿。这时,门外忽然闯进一个人,走到邻桌向一醉汉叫道:“夏德海,这几天怎不见你的踪影?”醉汉口里冒着白沫,斜着眼骂道:“你什么……东西,难道……要向你报告……不成。”
    “夏德海?”两衙役把此三字听为“下得海”了,顿时惊喜叫道:“我们要找的人原来就在眼前。”随即不由分说,架起醉汉往衙门拖走。醉汉挣扎,但无济于事。县大爷见找来的是个酒鬼,心里凉了半截,但想到有了人就有了交差,不管三七二十一了,遂吩咐酒肉招待数日。醉汉见餐餐有酒有肉,还以为县官另眼相看,也就乐得享用,不问其由了。
    这天,烂醉如泥的夏德海被带到海边。蔡知府见状颇为不悦,县官解释道:“此人名叫‘下得海’,正好与我们执行的‘外交使命’相吻合。”知府问夏德海:“你识水性否?”醉汉朦胧中应道:“如何不识。”“你敢下海吗?”夏德海断断续续说道:“这有何难。”蔡知府便从袋里取出那封神秘的公文要他亲手面呈东海龙王,夏德海点头称是。于是,蔡知府在岸边举行了庄严的“下海”典礼,人们鞭炮齐鸣,一通鼓响之后,差役催夏德海下海通报。夏德海抬起身子,上下左右晃了晃,径自“扑通”一声投往海里。说来也怪,夏德海刚入水中,那套公文从袋里飞出,犹如一把利剑,劈波斩浪,海面上顿时让出一条道来,夏德海身不由已跟在“利剑”后面,直奔龙宫。东海龙王接过公文,他看到墨汁里透出一缕金光,知是吕洞宾的信物,不敢怠慢,忙召集龟蛇虾蟹辈商议,海族们认为蔡襄建桥乃为民办事,又没有危害海域,倒也乐见其成。于是,龙王回了封信,要夏德海回去呈报太守。
    夏德海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来的,当兵士寻到他时,只见他倒在海滩之上,手里紧攥着“东海龙王熬广封”的回文,幕僚立即告之知府,蔡襄喜不自胜,吩咐犒劳夏德海,边忙拆开公文,但见信笺上只有一个“醋”字,蔡襄不解其意,沉吟半响,忽有所悟。原来这“醋”字是个拆字谜,一边是“酉”字,一边上半部是“二十一”,下半部是“日”字,这是暗示在二十一日酉时开工,可保安然无恙。
    揭开了天机,蔡襄即着手布置大会战,到了那天酉时,果然海潮连续三天不至。蔡襄亲临工地指挥,众官、民工分工协作,圈水打桩,运料送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工地上如火如荼,千军万马战犹酣,他们轮番连续作战72小时,不仅找到了打桩位置,筑成了48座桥墩的雏型,还为其后建成47孔分水道打下了坚固的基础,桥基建设从此得以顺利进行。


仙人合力


    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泉州人对跨海建桥如此浩大的工程能否成功抱有疑虑。筹建初期,观望者众、捐资者少。为了筹资,据传观音大师曾摇变成一绝色女子在海边划船,声言谁能用钱(银元)打中她即为人妻。消息传出,有钱人家纷纷挑钱来掷,结果都飘落到船舱里去了。据说,当时吕洞宾抛出的一块银元曾击中女子,但吕为仙班之列,不在此议之中。
    吕洞宾也是个闲不住的人,他闻听古渡一派热火朝天,也赶来探看虚实。当看到深海填土举步维艰时,立刻拨剑劈下一山头来助填海,解决了深水施工难的困扰。
    在圈子打桩的日子里,来参加建桥的工人日益增多,工地附近买不到菜,民工们食不甘味,严重影响了工期,但见观音大师撒出一把晶砂,海面上顿时飘忽而来望不到边的紫菜和数以万计的黄花鱼,缓解了无菜之急。老一辈的人说,现在黄花鱼鱼头上的两块晶砂就是那次撒沙时留下的。
    传说毕竟是传说。然而,洛阳桥在当地官民齐心协办下,终于如期建成。通桥那天,蔡襄亲自撰写了碑文,他把主持建桥人的名字刻在碑上,惟独没有他自己。
    蔡襄一生刚正不阿、为民请命、政绩斐然,历代受人赞誉。蔡襄年青时,曾作《四贤一不肖》诗一首,支持范仲俺改革,京城人争相传阅,一时 “洛阳纸贵”。他任地方官时,采取许多有力措施、厚农桑、兴水利、减赋役、减轻人民负担,受到民众拥戴。他还著有《荔枝谱》《茶录》等,享誉海内外。其《荔枝谱》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果树栽培学专著,已译成多种译文。他的许多业绩在民间广为流传,功名盖世也引来了部分官吏的嫉妒和打压,被奸臣弹劾:“动用七省库银建洛阳桥,贪桩枉法……”皇上一时失察,听信馋言,下旨将其斩首。后帝知襄乃冤死,心中有愧,赐于金头玉豆(方言:脖)厚葬,予以平反昭雪。据说,那金头玉脖价值昂贵,为防掘墓者盗窃,出殡时曾18部棺柩齐出(无法考证),其中仅一处是真墓,即现今枫亭“蔡襄陵园”。千百年来,来此园参观膜拜者隔绝不断,从这里也看出蔡襄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与份量。一位植根于人民心中、被历史铭记之人,才是一座永恒的丰碑。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