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立身清正 官员表率
【发布日期:2012-08-28】 【来源:】 【阅读:次】【作者:阮其山】
    化民成俗,官员的表率作用甚为关键。古代先贤认为:“治官为民,其要在上。”(《管子》)“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准南子》)“上”指君主,亦可释执政者,即各级官员也。莆臣周瑛《风俗志》有精辟分析,指出:“治道以风俗为本,故古人论治道,必先于风俗,然风俗本善,导之恶亦恶;风俗本恶,导之善亦善。其要以守令好尚为本,而故家大族有以分其责焉耳。何者?守令,民之师帅也;故家大族,民之观瞻也。上而守令能裁察一己之欲,使趋向一出于正;下而故家大族能奉承守令之条约,使趋向同出于止,则小民于好恶取舍,必知所抉择矣。小民于好恶取舍知所抉择,则习尚正而风俗淳矣”。这当是其长期执政之切身体会,应验老夫子所论:“政者,正也。子 帅以正,孰能不正?”(《论语·颜渊》)莆守精英执政事迹表明,凡成功者,总是首先立身清正,廉洁从政,严肃吏风,而化民成俗的。
    明成化时兴化知府潘琴,“为人有志学古,端方静定,笃于自信,人撼之不动”。有人以书简言事,潘守书其缄(书函)曰:“不敢开。”竟以其简回复之,坚拒贿买请托。郡民来告里中有桥当修,潘琴检查,府库中银,内出一包与之,乃旧时变卖其里中淫祠所得,封缄如故。“民始知琴非墨吏”。为此,其任上敢于废淫祠、禁龙舟竞渡、元宵放灯等旧俗,并取得成效。
    同朝知府岳正,亦是一位身正政廉的太守精英。其临政“凡可以裨官政、阜民生、美俗化者,为之惟恐或后”,“有益于俗化甚大”。被豪绅谤毁离职,壮志未酬。人们发现,“公去官未几,家计萧然,濒于贫困,莆人始知公之操履果无所怍(惭愧)。”(黄仲昭《兴化郡守蒙康岳公祠记》)其谋画重修江口桥告成后,亲笔撰桥记,计“用银七十九两五钱五分”,精确之至,令人赞叹。
    弘治朝兴化知府王弼,少时“尚义修行,有古人风”。来守任上,“刚明果断,令行禁止”,严肃吏治。凡处分狱论、徭役、科征办事,皆自制稿,令郡吏抄行,案稿不得互异。或忙遽中文书堆又叠发房,皆能记忆,吏不敢易置前后及有所隐匿,“终弼之任,吏为之贫”,一改污吏贪墨恶习。隶卒只许行杖,不得夤缘求差,凡有所拘唤,与立“三限法”,民亦不敢不任,故数年来,隶卒不下乡而民不扰。民不得售其奸,或有暴横乡里者与习学赌博者,皆穷治之,田里用是戢穆。又立八条约,与民更始,取得成效,出现“四境之内,强者不得肆,弱者得自安”的局面,为民所拥戴。充分表明官风引领民俗,官风正、风俗淳的道理。
    这里还要提及几位居莆老臣们移风易俗的表率作用。仙游县籍翰林学士郑纪,早年辞官归山侍养,热情倡议在仙游县学建立乡贤祠,并亲自确定奉祀蔡襄、叶顒等三十七位名贤,表彰先进,激励后学,以兴风教。对于日益风行的九鲤湖祷梦风俗,郑纪特作《仙梦辩》,旗帜鲜明地否定仙梦的灵验,指出其间十常有八是属于“附会迁就,以助其灵者”,并试对人的生梦现象,作出近乎现代生理科学的解释,显示其超俗见识与破除陋习的勇气。升任户部右侍郎后,告假归乡祭祖。见莆郡礼俗,人心不古,竞斗奢侈,心暗悯之。致政还里后,自感作为国家臣子,不问居官去位,皆不得不任其责。他针对奢华之俗,特著《归田咨目》十条,以身作则,破旧习,立新风。涉及迎送往复之礼,本家留客,新朋往来,庆祭乡饮,乡邦吉礼、冠婚丧祭,以及书信、作文、赋诗等,一一作出规定,具体可行,既不违世人之常情,又痛改虚应奢华之陋习。如迎送往复之礼,针对大家族“留饮则五凤单面,馈送则羊酒盘盒”,或竞斗奢侈,或预投物饵,既坏礼俗,又伤名节。规定:到家之日,诸亲友系本房儿女亲家,贺礼四事,余亲只二事,乡里近者只果酌以叙乡情而已。对本家留客,规定鲜咸鱼肉不过三味,蔬菜不拘,果品因家中所有,不粘叠高耸;酒不过五行七行而止,饮量以杯爵大小为度,不掷色高歌,日饮抵暮,乱性败度。其用意如序文所言:“以自警束,以训子孙,以告(诫)乡人。非敢任移风易俗之责,但不欲助其纵侈耳!”表明其革旧习、树新风之志,与严于自律的精神。郑又作《义聚家范》、《增修乡约》,倡导主仁恩、行礼制,对家范、乡约加以规范,为官府所推行。无独有偶,莆田县籍刑部尚书林俊致仕归里后,亦作《联桂族范》与《家范》,倡行“气必正,心必厚,事必公,用必俭,学必勤,动必端,言必谨”之风,以共绵诗礼、仁厚、忠孝之泽。
    宋代名臣陈宓,家有“仰止堂”,原为朱熹来访父陈俊卿之寓馆,后揭“仰止”之名,以寓高山景行之敬。并与友人每旬聚会其间,共讲《四书》。陈宓取圣贤格言为训,博文约礼,克己复礼,订立《仰止堂乡约》,曰辩志、致知、正心、修身、处事等六则,提出德行相规、事业相勉、过失相规、礼俗相接,要求立约者各自进修,互相规劝,每月督查。历四五十年不断,参与者最多至十五人,为乡邦约礼雅俗作出表率。明代莆籍广东揭阳县令徐资用,永乐中进焉,博洽有才,举动端谨,兴学训士,有良吏声。因疾辞归后,与弟资茹讲行礼学,以肃家教,乡人称为“二徐”。
    老臣们勇于破旧立新,严于自律,带动本家族家风习俗的改造,进而推动乡邑移风易俗,正是儒家“修身、治家、平天下”政治模式的忠实践行者,体现士族精英知行合一的学风,对郡邑移风易俗,革弊立新,起了独特的风标作用。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