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副刊 > 书画
青山翠碧 金辉万岭
——青绿山水传统回寻
【发布日期:2013-04-19】 【来源:】 【阅读:次】【作者:郑展山】

 

    青绿山水画是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被称为中国山水画之祖。它无论是在塑造的“用笔”艺术上,还是在“用笔”为媒介承载的色彩艺术上都别具魅力,其妍丽、华贵和沉厚的艺术特色,如明珠一般闪烁在绘画传统的长河之中,并曾一度作为隋唐时期山水画风的主流。然而,随着元、明、清封建社会日趋没落,山水画家也逐渐失去唐宋画家的审美激情和创新精神,一味追求柔韵、萧散、清淡、虚静的精神世界,由此水墨意笔兴起,文人画风演变发展,青绿山水画逐渐在传统画样式中失去了主流地位,隐藏到一片水墨晕章的背后,失去了其明朗、绚丽的艺术特征。直至清末,国势衰微,内忧外患,爱国志士奋起,加之西方文化教育的传入,才使部分文化人从陈旧没落的精神世界中惊醒、觉悟,开始作新的探索和新的尝试,出现了一批现代杰出山水画家,如黄宾虹、傅抱石、张大千、刘海粟等人,各有自己的追求和创造。特别是张大千、刘海粟等少数画家,他们在文人水墨画不愿问津、已濒临绝境的青绿山水画色彩语汇方面,研究、传承、复兴,打破了文人水墨画高居金字塔顶、唯我独尊的稳定局面,挖掘了青绿山水的潜力,开拓了新一代青绿山水画的风貌。但从山水画发展的总体来看,元朝以后,由于文人画“重墨贬色”的观念长期影响画坛,因此使得青绿山水画这一传统逐渐衰微,文人画家也只是偶尔为之。
    毋庸置疑,清淡虚静、含蓄典雅是一种美,这是中国人向来崇尚且欣赏的艺术品质,然而一旦失去了浑厚凝重、华贵绚丽的对比,这种美也变得暧昧、枯索。尤其在今天,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孤僻而小巧的审美情趣不但无法获得时代的共鸣,更加不能赋予一个民族健康而蓬勃的个性。毕竟真实的色相世界是无法回避的,当代人的视觉感受力在各种工业文明、信息文明所带来的声、光、电的技术刺激下变得更加敏感,随时处在一种即时的、偶然的精神状态中,传统的审美趣味已不能全面满足人们的品味和情感需求。
    在当今中国开放型的大文化背景下,艺术呈多元化发展的取向,各种风格及流派都有它滋生的土壤。挖掘青绿山水的潜力,使之更接近时代审美的理想形态,更适合人的原始色彩的本能愿望,更适合现代科学技术影响之下快节奏的现代人的生存状态,还原给人们一个多元的色彩世界。发扬“丹青”的青春和刚阳,发展色彩的全貌和健康的抒情性,开拓山水画的审美视野和语言体系;力纠明清水墨山水的阴柔情调,直追唐宋的刚阳风格。——这是对中国画色彩的重新回寻,是继“五四”以来寻求民族精神复兴及强盛的时代之音,是新时期民族生存心理状态要求的必然结果。何海霞说:“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应该有辉煌的色彩,应该有黄钟大吕……和这样的时代相配才好。五彩缤纷的色相绘画较之于水墨风情更能表现锦绣河山与辉煌富丽的中华审美风范。”往大里讲,回寻青绿是民族绘画心理的一种校正,是民族绘画精神的一种弘扬。
    在众说纷纭的艺术天地里,作为一个画家,你要如何把握住你自己?洪水滚来时泥沙俱在,你是否会为了追求绘画表面的时髦而落入俗流?比起一笔一画都蕴含着特殊意味的“哲人”之画,我更偏爱那种属于单纯优雅且不失浑厚凝重的青绿作品。近年来,我创作了一些青绿山水画,除了表达自己的心境之外,也想追求一种独特的风格,渐渐地就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要想学好青绿山水画,首先应该从结构入手,学好山水画的基础技法,如山石的造型技法、树木的造型技法、云水的造型技法、景物的造型技法。从学习名家的技法起步,注意学习和借鉴名家的线条、用笔、构图、画面色彩的主调处理等技巧。但学习这些山水画技法,光是解决“形”,还不等于能创作山水画,如果只是学习某家技法,东拼西凑,叠床架屋,作品必定缺乏生命力。大千世界变化万千,每座山都有不同的状貌和特征,每条河都有着不同的流势和魅力,要想创作出好的作品,就必须做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外师造化”即以客观的大自然为师,“中得心源”即发挥自已的主观聪明才智。要获取各种素材和心得,必须到真山真水中去感受、观察和体验,所谓“搜尽奇峰打草稿”,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其次,创作青绿山水画,要在设色中抒发情思、营造意境。自然界中的山山水水生机勃勃、郁郁葱葱。“青绿”是对自然生态色彩的总体提炼与概括,是生命之色。染色时要注意色彩的主调,画面色彩要明快、清新、协调、富有装饰味。要做到“色有主次,画面不俗,调分冷暖,清而不浊。”染色切忌“俗”、“浊”。作品的敷彩上,要继承青绿法的基本着色程序,即不管最后画面各部位呈现什么样的色调,一律用赭石打底,然后上面敷以其他颜色。青绿山水画在色彩观念上属于意象色彩,不拘于对大自然全客观的描绘,与自然景物所见客观色彩不同。画中众色相间,浓淡交错,以及色与色之间的调和、对比、衬托等,都出于画家的感情、想象和个性创造。
    同时,画画应是静下心来做的事。无论是道家的静观玄览,儒家的物必有合,还是佛家的渐修顿悟,都是静下心来体验的事。人们常说,书画之妙,不在于学,而在于悟。而心静才会有悟。所以画青绿山水一定要静心、沉得住气,不求急功近利,不能浮躁,要静心养性,不计时间,不到至精不停画笔。
    大自然的色彩千变万化,在给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视觉空间的同时,也给予我们许多心理上的感动。即使是某一单纯的色相,也可以具备典雅、庄重、朴素、华贵等品性,产生温润、幽微、宁静、悲凉等意境的体验,甚至使人兴奋沉静,愉悦或忧郁。西晋陆机云:“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画中之“形”营造了意境这个神奇的天地,使人们在一山、一石、一树、一草、一水中陶冶性灵,感悟人生。一幅成功之作,应是气韵、意境、构图、笔墨、设色的完美结合。气愈清则情愈重,笔愈精则画愈纯,心愈静则意愈远。这是提高青绿山水画的艺术品位的关键所在。这也是我所努力的方向。
    (郑展山 ,福建莆田人,毕业于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国画专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山水,兼攻花鸟。)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