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副刊
猜灯谜
【发布日期:2016-02-18】 【来源:】 【阅读:次】【作者:蔡柔远】
猴年元宵节来了,元宵猜谜的话题自然也就多了起来。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是很值得品味的,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特别是咱们莆田,每逢元宵佳节,男女老少都喜欢去猜灯谜,谁都都想去讨个好彩头。殊不知这里头还有一个猜灯谜的有趣故事。
  传说很久以前,有个姓胡的财主,欺贫重富。平时装着一副笑脸,人们都叫他“笑面虎”。笑面虎对人的衣帽穿戴很究竟,只要是比自己穿得好的人,就拼命巴结,对那些粗衣烂衫的穷人,他却恨之入骨。
  有一年春节将临,胡家门前来了两个人,前边一个叫张富,后边一个叫王义。张富衣帽华丽整齐,王义衣衫褴褛。家丁一见张富,忙回屋禀报,笑面虎慌忙迎出门来,一见来客衣帽华丽,就满脸堆笑恭敬相让。张富说要借银十两,笑面虎忙取来银两。张富接过银两扬长而去。当笑面虎还没回去神来时,王义忙上前喊道:“老爷,借我一斗米。”笑面虎瞟了一眼,见是衣着破烂的王义,就暴跳如雷地骂道:“你这个穷小子,给我滚!”王义还没来得及解释,就被家丁赶出了大门。
  回家的路上,王义越想越生气,猛然心生一计,决计要找个机会斗一斗这个笑面虎。
  转眼间,第二年元宵将近,各家各户都忙着做花灯,王义也乐呵呵地忙了一天。到了元宵灯节的晚上,各家各户门前都挂上了各式各样的花灯。王义也打出一盏花灯,而王义所扎的花灯又大又亮,上面还题着一首诗。王义提着花灯来到笑面虎门前,并且把灯挑得高高的,引得好多人围着看。这时,笑面虎正在门前观灯,一见此番情景,也挤到花灯前,见灯上题着四句诗,他认不全,念不通,就叫身后的帐房先生念给他听听。帐房先生摇头晃脑念道:“头尖身细白如银, 论称没有半分毫,眼睛长到屁股上, 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一听,以为这是针对他的,气得脸涨得像猪肝似的,厉声嚷嚷:“好小子,胆敢骂老爷!”于是,命家丁抢灯捉人。王义不慌不忙地挑起花灯笑嘻嘻地说:“老爷,咋见得是骂你呢?”笑面虎气急败坏地说:“你那灯上是怎么写的?”王义又大声念了一遍。笑面虎大声吼叫:“这不是骂我是骂谁?”王义仍然笑嘻嘻地说:“老爷,你太多心了。我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你想想是不是?”笑面虎想了想,无言以对,转身狼狈溜走了。周围的人乐得哈哈大笑。
  这事传开后,第二年灯节,不少人把自己制作的谜语写在花灯上,供观灯的人猜测取乐,所以就叫“灯谜”,此后相沿成习,每逢元宵灯节,各地都举行灯谜活动,一直流传到现在。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老百姓制作谜语的热情越来越高,趣味越来越浓。一向以聪明智慧着称的莆田人,对民俗文化,展现着浓厚的时代风采和地方特色。一些制作灯谜的人,早已把猴年的灯谜准备好了。例如谜面:“翘尾猴”,打一字,谜底:“电”。“猴”扣“申”,“申”字的“尾巴”翘起,即为谜底。如果把这个谜面拓展为“披红戴绿翘尾巴猴”,打一家电名,谜底:“彩电”。以“猴票四方连”为谜面,打一字,谜底:“呻”,“四方”象形“口”,连以“申”即是谜底。
  以“猴年元旦”为谜面,猜一常用词,谜底:“申明”。猴扣“申”,元旦,一月一日,扣“明”。谜面:“猴年乡下变了样”,打一字,谜底:“绅”。将谜面中的“猴年”扣“申”,然后将“乡”字的下面作些变化,即为“绞丝旁”,两者组合,即为谜底。
  由于“申”可以指代“猴”,喜迎猴年,猜猜“申”字谜也挺有意思。谜面:“一字有五笔,只有横和直;去头是个字,去尾是个字;去头也去尾,仍然是个字。”前两句是描绘“申”字的笔画,突出它无点、无撇、无捺的主要特征;后四句讲“申”字与“甲”“由”“田”诸字的关系。整个字谜一再强调“申”字的奇特之处,抓住它笔画怪异和变化有致的特点,反复叙说,从而将文字形体的传奇展现出来。
  另外,聪明的莆田人还把地方特产和日常生活等,与制谜结合得非常巧妙。例如,莆田米粉很有特色,老百姓就用米粉来制作谜面:“四角四方,稻草捆腰间”;莆田荔枝久负盛名,就用荔枝了制作谜面:“红皿床,白蚊帐,一个和尚仔在中间笑”。他们把荔枝的红皮比作皿床,把荔枝皮下那一层薄薄的膜比作蚊帐,里面那粒光亮的荔枝核喻做“和尚头”;莆田是水乡,大河小河里有许多“沟船”,他们就把船上的竹篙用:“长在山里,死在河中,有人提起,眼泪不断”来制作谜面;每个人睡觉都离不开枕头,有人就拿来制作谜面:“一面光光,一面长毛,白天饶了你,晚上压扁你”;正月十五闹元宵,有人就把“正月十五(元宵节)”拿来制作谜面,打一个字,谜底:胖;
  正月十五月正圆,莆仙处处闹元宵。你不妨带着家人也去搏个好彩头吧!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