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副刊
莆田古代孝子榜(1)
【发布日期:2015-11-24】 【来源:】 【阅读:次】【作者:蔡庆发】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国古代的道德规范。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道德礼仪国家,从开天辟地至三皇五帝,都是以礼教宣扬道德文化教育人民的。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可以说是以宣扬孝道为主轴的礼仪史。孝道成为中国固有的传统美德。公元前虞舜孝感动天的故事,在中华大地上流传几千年,虽属神话传说,但舜(重华)孝敬父母的事迹却十分感人:舜的继母对舜不疼爱,而舜仍对父母百般孝敬,白天在历山耕作,晚上殷勤侍奉父母。正因为有舜孝敬父母的动人事迹,才会引发太象为其耕力,鸟雅飞禽为他除草的神奇传说。舜的孝行才会被帝尧知悉,帝尧才会亲临历山观看,并将自己两个女儿一道嫁与舜,最后甚至将帝位都传给他。舜接任帝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家拜见双亲,并接全家到京共享天伦之乐。这虽是公元前22世纪的事,但诚如司马迁说的“天下明德偕自舜帝始”。
    虞舜孝感动人的美丽传说,在神州华夏流传几千年,成为孝道的光辉典范,产生无与伦比的孝感效应,涌现了难于计数的孝子贤孙。莆田古代称兴化。虽处于祖国东南滨海一隅,但尧舜孝感动天的动人事迹,也感化了这里的炎黄子孙,以及世代在这里耕耘生活的兴化子民,历史上涌现不少孝感动天的典范故事。如阙下林攒孝道感天三次“鸟露祯祥”、宋状元徐铎从侄徐膺守墓甘露降、鸟翔集,宋元之际郭氏三代结庐守坟天降甘露、飞鸟翔集,以及宋代傅孝明、明代陈睿杰    股疗亲事,明代孝廉御史陈茂烈厚侍老母,唯自疏食是赖等。这些感人的孝道故事,至今尚在民间津津乐道,有的还记载在史志中。本文仅从《八闽通志》、《兴化府志》、《莆阳比事》、《莆田简志》、《游洋志》、《莆田市姓氏志》等志书,以及有关史书记载中,择选28人孝道事迹,累为一榜。以飨读者,借以颂孝道,扬正气。
    林 攒    唐代,莆田人。九牧人林韬之孙,贞元初为福唐县尉,事亲至孝。当他得知母亲生病卧床时,弃官奔回故里侍奉。母亲病逝后,他“每日痛哭,至水浆不入口”。同时兄弟俩负土作冢,结庐守坟。事迹感动了上苍。贞元九年(793年)二月四日,墓松遍降甘露,十一月十七日再降,次年正月二十五日又降,每降甘露就有白鸟翔集。唐州官把此事上报,朝廷派“观察使李若初遣官验实”。察验官吏用瓶装甘露,把实情上报朝廷。贞元十三年(797年)德宗皇帝“降诏褒异,厚其禄赐”。勒建双阙于仪门(今东岩山公园下)。表其闾曰:“唐贞元旌表林氏门闾,‘孝义里’”。其后子孙称“阙下林家”。诗人王龟龄过其居时赋诗云:“唐室遥遥孝友门,圪然双阙至今存,当时但下思亲泪,不为恩波及子孙”。
    郑 褒    字成之,宋代莆田人,宋进士郑希闵之孙。褒“应进士举至辇下,会诏后罢去”。返回路上,经安徽上滁时遇王元之。王留褒待秋后回去。郑褒曰:“褒有老母,向之去数千里,别数百日者,欲干名以显亲,故虽远日久,若在母左右。今诏下,将及闽,吾母必计程以待,迟一日即贻母一日忧。”王元之曰:“生有纯者,足警世之为人子者。”说罢感动得流下热泪,特赋五言律诗一首《送郑褒回闽中》,诗云:“褒也瓯闽士,文高行益修。干名逢诏罢,归计逼亲忧。鸥鸟终相狎,公卿谩欲留。刺桐花下宅,兰蕨奉晨羞”。
    郑褒于宋咸平元年(999年)进士及第后,判福州,以便终养。
    徐 膺    字思文,莆田人。宋状元徐铎从侄。七岁丧父,母亲日夜想着如何把膺养育成人。膺长大后,念其母亲年事已高,不忍离家。整日闭门读书,按时侍候母亲饮食起居。母病,他躬侍汤药不解带。母逝世,膺哀毁骨立。将母安葬于虎啸岩,运土作坟,结庐守墓,蔬食三年。一日登上岩巅,焚香吁天,哀号震地。老虎听了逃走,时即飞鸟翔集,天降甘露。
    坟左边有坑堑,深数十丈。一日傍晚,山上声响如雷,第二天早晨观之,仍是平地,里人欲上报此事,见徐膺仍圪立眼前,才没上报。
    徐膺逝后,从父徐铎题其墓曰:“有宋孝子徐公之墓”。
    郭氏三孝子:郭义重、郭道卿、郭延炜。
    郭义重     字处仁。宋代,莆田人。早年就读于太学,以操守尚称。四十多岁,还客居钱塘。听到母亲逝世消息,徙步赶回奔丧,服丧间每一悲伤就呕吐鲜血。义重家道寒贫,乡人援手接济,他婉辞不愿接受。义重奉母灵柩葬于壶山之阳,手莳松竹,结庐守墓,追慕哀切,天降甘露,鸟鹊驯集。观者感泣,呈报官府。“官府判官躬亲体访询究。”事情属实。朝廷于绍兴十三年(1143年)诏旌表其闾。并于他居所前安绰楔,建土台,植上所宜树木。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