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副刊
秋日絮语
【发布日期:2015-11-11】 【来源:】 【阅读:次】【作者:蔡柔远】
    不知不觉间秋天又轻轻走来了。
  晨起,微凉。伫立窗前,抬头远观,刚被一场瑞雨浣洗过的天空不染一丝尘埃。碧空辽远,一片澄净,家乡的秋阳堪比夏天,太阳公公早早就醒来,热情地把能量输送给每一寸土地。窗外,大片的树木在露水中舒展着腰身,绿意盎然。有时总觉得家乡的四季色彩过于单调,没有北方季节那么分明、五彩斑斓,总是清一色的绿,好在绿得那么晃眼,那么有层次,那么有生气。所以也还是深深喜欢着。
  橘黄的阳光柔和地穿透树叶的缝隙,筛下满地金灿灿的碎影。婆娑的龙眼树和枇杷树上,一片片叶子展露出美丽的笑颜,枝叶间聚着几只侯鸟,它们像是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见面就唧唧喳喳聊个没完没了,亢奋无比。一片片鸟语,一阵阵欢歌,聆听着这曲天籁之音,心,醉了。我喜欢这样清新安恬的早晨。
  里埕花台上,婶    正忙着把那些盆栽搬到光照充足的地方,让那些花草享受阳光和煦的照拂,朝阳也给她镀上了一层金色,人和景融为一色,那么和谐立体地铺展开来。她不时地给花盆的花儿松松土、浇浇水,忙碌的身影使这个早晨显得那么宁静、祥和。院子里那丛米白色的桂花开得正欢,空气中飘来阵阵丹桂的清香。几只白翳的小蝶忽闪着“翅膀”,多情地绕着花儿,蹁跹起舞,炫耀着自己妙曼的舞姿。眼前的秋色,美不胜收!
  一直喜欢秋天,不仅是喜欢这不温不燥的宜人气候,更多的是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沐着晨光,迎着微凉的秋风,把目光投向远处含黛的沁后山、渭庄山,思绪也被拉得悠长悠长。童年的时光瞬时被唤醒……
  犹记中秋节前后,正是这个时令,是农村青黄不接的时候,幸而甜薯到了收获期。午间劳作的母亲挑着刚掘的还粘着湿泥的甜薯回来,担子才放下,她便迅速挑拣一些个儿大的,用簸箕筛去那些新泥和根须。我也不会闲着,帮忙把锅仔洗好,架上木柴生起火来,等母亲把甜薯洗净就可以趁快下锅煨煮。不出两刻钟,香气就弥漫开来,揭开锅盖一看,透过腾腾烟气可以看到,甜薯娃娃白胖胖的肉已经撑破了皮,躺在锅里像裂开了嘴在笑。而我已经嘴馋得顾不得烫,也顾不得把被烟灰弄得黑不溜秋的手和大花脸洗净,就找一根筷子戳串起一个,用嘴“噗噗”地吹将起来……在铺满阳光的院子里,我们和邻居的大人、小孩漾开的笑声传出很远很远,就是这些薯芋杂粮填充着我们母子俩的生活,使我家在清贫的年月里不至于挨太多饿。
  那时候物质匮乏,常常是食不果腹,一季盼一季,总觉时间漫长。夏收过后又盼秋收,因为秋季的粮食会储备起来,充裕的话就可吃上一段日子的白米干饭。如果母亲有上街的话,有时也会买螃蟹回来做红烧螃蟹,有时也会买一毛钱            (当年    每斤才一毛六)回来煮“     猴溜”,有时买点猪肉回来包蛋饺子,有时……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上街没有空手回来的,都会买一两样美味。
  每次总能享受一顿丰盛的午餐或者晚餐.吃得我肚子圆滚滚的,像过节一样的高兴。
  水稻吐穗时(水稻扬花期),母亲总会十分关注天气的情况,祈望日日晴天,最好不要阴雨,也不要刮风。她每天都会去田间巡察几遍,根据稻花出得整不整齐来判断收成好不好,若是扬花顺利,母亲的眉头会舒展许多。年幼的我不知道母亲为生活所迫的煎熬,但是,见她高兴,我也开心。再过一段时间,茫茫的原野,就会被染上一大片一大片的金黄,一束束饱满的稻穗,一粒粒黄灿灿的稻谷,都会被人们收晒归仓。被汗水浸湿的那些画卷在记忆中慢慢展现出来,温润着我此刻干涸的心田。每一寸土地都写满了农人的希望,滋养苍生。母亲辛勤的耕耘换来了丰收的喜悦。烈日下,她汗流浃背,疲惫不堪,即使付出与收获不对等,也没有怨言,她对土地那份虔诚与信赖是如此的深笃,土地是农人的根,只有脚踩在土地上心才是踏实的。如此日复一日走过四季,他们就这样在繁重的劳动中走过岁月。
  春秋更迭,时序轮回,所有的悲欣过往都已经远去了。今天我用素笔拾起它们,拂去光阴的尘埃,仍清晰可见。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