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副刊
“做岁”
【发布日期:2014-01-29】 【来源:】 【阅读:次】【作者:山风】
    那年“除夕”,集体“做岁”,生产队里约有百余人。我还在学,胸前别着校徽,参加十几桌酒席的三十晚上大围炉,一座颇大的古厝上下厅临时摆设的“八仙桌”,座无虚席,每桌8人,上有九旬老人,下有婴儿小孩,合家老少,全部宴请,气氛显得特别热闹,大家都在议论全家参加吃“办酒”做岁,还是开宗以来所没有的。我被乡亲们视为贵客,被指定安排在酒桌的上方,与一位九旬做寿的老奶奶在一起(生产队给予祝寿),显得隆重热烈。
    傍晚时分,做岁开始,先由生产队长讲了几句话,什么今年农业还可以呀,经济收入有增加,有条件来个集体“做岁”,祝乡亲们新春愉快,合家安康。队长先给老奶奶作拜,并请乡亲一起举杯,敬祝老奶奶健康长寿,待到百岁之时,一定再来一次更有意义的做寿。这时,有一青年提议,请我说说一些山外的新鲜事,并请做个“寿词”给老奶奶听。那时我非常尴尬,只好把纪晓岚给和   母亲做寿的那四句念出来:“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子孙个个都是贼,偷摘仙桃捧至亲。”许时,上、下厅的乡亲们热烈鼓掌,夸赞一番,说这个祝寿的“寿词”比什么都好,还是从来没有听过得。我也是逼于无奈的,可收到了很好效果。
    接着生产队长站起来,宣布“做岁”开始。此时几位青年男女在穿梭“跑桌”,我记得第一道菜是“插粉”,大家吃得津津有味,连说好,并问这是谁煮的。这位厨师是个年过五旬的女性,她因厨艺高,经常被山里人请去,这次集体做岁,她特地为乡亲服务,不要工分,不要报酬。她还对生产队里杀猪、宰鸡宰鸭要怎么做,都作了安排。队里杀了一头大肥猪,宰了几十头鸡鸭。她把这些东西有所挑选地投入“插粉”里,再加上她的精心烹调,因此她煮的“插粉”特别好吃。第二道菜是“炒米粉”配“批肉”(俗称),也是很有特色的,大家吃得兴头很高,夸赞这样搭配,嘴里油呼呼,香饽饽。接下去的是“春卷”、“芋群”、“闷豆腐”、“浮豆干”、“汤丸”、“炒面”还有什么“肉擦”、“海蛎插”、“蛏干汤”等等十几道菜,而且都是大盘、大盆,让你吃好吃饱。参加宴会的一位四十开外的阿坤,平时他的饭量大,老婆给给起个外号“吃不饱”,这在困难时期确实是这样的,阿坤说谁给我吃饱,干什么活我都能干好。可这次大不一样了,阿坤放开肚皮,吃得满头大汗,同桌的人叫他多吃一些,阿坤摇摇头,摆摆手,拍拍肚皮,连连说饱了!饱了!实在没有办法了。
    我还记得在宴会上(除夕),大家还议论明年的春耕生产要早计划,备耕要做好、做细、做扎实,生产队长还题出初步的农业生产安排,大家边吃边讨论。上、下厅堂的二盏汽灯亮堂堂,充满除夕欢乐的氛围。……除夕夜的那晚,天气寒冷,有二三位小青年从家里搬来了木柴,在厅堂的“天井里”“烧火围炉”取暖,也可称做集体“守岁”,谈得话题远至古代,近至生产队里的大小事儿。我也参加烤火,觉得十分温暖,大家说得话特别多,对生产队里的阿云做保管,人们给予较高评论,认为此人年过六旬,无贪心,肯为群众为好事,是队里的红保管。当然也提及某某人一心只想挣工分,多拿工分,农作做不到位,偷工粗造,有时为了一分工分,争得脸红耳赤脖子粗,生产队长给她气得没办法,只好让步算了。还有评评点点生产队长为人正直,铁面无私,几次选换队长时,大家都说还是让他再做下去,不要换人了。
    围炉、烤火(火堆)至九点多,山里的气温逐渐下降,变得更冷了,乡亲们说现在该高高兴兴回家了,明年“除夕”再见。
    这时,耳边传来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让我突然想起王安石的除夕夜所写的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