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元鼎:德政恤民的南宋吏部尚书
【发布日期:2011-12-13】 【来源:】 【阅读:次】【作者:薛庆禧】
薛元鼎,字淑云(?——1178年),南宋孝宗时之名臣,是莆阳仅有七位尚书之一,以博学多才、德政恤民而流芳青史。给枫亭文化史增添浓彩重墨的一笔,成为下桥又一靓丽名片。 枫亭下桥确实是人才辈出,卧虎藏龙之地,薛元鼎曾祖薛利和是北宗金紫光禄大夫,历知春,潮、韶三州,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变法,欲擢薛利和提举广东茶事,对王安石提携的美差,薛利和认为还是应该让利茶民,便写诗婉拒:“一路生灵陡顿贫,庙堂康济堂无人,君候若问茶租事,请把茶租乞于民。”这种德政恤民的思想理念,也作为传家宝的精神财富,留在薛元鼎的身上得到传承。 薛元鼎自幼警敏,端重夷旷,丰神峻迈,髫龄如成年人,四岁便能日诵《论语》数百字,十二岁便能写出一手好文章,这与其祖父薛蕃对他的钟爱和悉心教读分不开的。薛蕃是宣和三年(1121年)进士,字秀夫,任尤溪县丞及潮州推官,刻意学问,为文精勤,倜傥刚劲,高颖有操。同县人郑厚(泉州观察推官)看到十二岁薛元鼎写出的文章疑为神人,曾感叹说:“此郎学根于道,后来之俊也。” 薛元鼎果然不负众望,绍兴三十年(1160年)得中进士(梁克家榜)调惠州教授,以母老请辞,不久,相继调任太学正承事郎,宗正寺簿等职,隆兴元年(1163年)薛元鼎已升任国子监丞并代理户部左曹郎官,在朝廷论对时,孝宗谕之曰“闻卿颇留意职事,民户词讼,一一料理,书生能如此,可喜也。” 元鼎奏谢进陈民生利害,剳子王上。孝宗曰:“卿不惟留意职事,议论亦自疏通”。翌日有旨:“ 薛元鼎留意职事,昨日轮对、观其议论,不似凡人。”迁秘书丞,除军器少监兼太子侍讲。是时泰安(即光宗赵火享)为太子,在东宫,元鼎秉承孝宗旨意,教导太子熟习政务,博古通今,力戒骄傲,多方关心民政,熟悉民情,勤勤恳恳料理公务,致使泰安太子在兼任临安府尹任上,多次受到孝宗的称赞和鼓励,这与身为太子侍讲的薛元鼎努力辅佐分不开的。元鼎讲解“卦大象”,泰安太子首肯之,谕恩师元鼎曰:“讲解甚明,深有开发。” 乾道六年(1170年)癸酉,太学正薛元鼎言周之名将南仲,为武成王周时之人,请改配食武成王,孝宗喜,以谓南仲之孙皇父,犹宣王中兴之将,便可施行。元鼎又言太学释奠,轮差南班宗室陪位观礼,孝宗曰:“亦使之知。”淳熙元年(1174年),兼权国子司业,薛元鼎力援更迭之制,乞先外补,第二年,除提举浙西路,孝宗谕元鼎曰:“以卿劝讲东宫,劳甚,特畀(交给)道山寓直之宠。“被旨相视太湖,元鼎亲自御舟沿江上下,尽得江流曲折壅遏之状,奏请孝宗开凿运河五十四里,泄洪减灾,方便漕运,为公私之便,备受太湖一带百姓称颂拥戴,役成,转朝奉郎。 淳熙二年(1175年)九月壬戌,朝廷诏“浙东提举监司体访浙西提举薛元鼎,措置印给亭户纳盐手历式样,将合支本钱尽数称下支给。毋致积压拖欠。”先是元鼎给手历,带给亭户,令赉(怀着)历就称下支钱,至是复令浙东行之,元鼎疏曰:“为利民耳,岂敢以劳希迁乎?”孝宗知其贤,除户部左曹郎官。 淳熙四年(1177年)春,是时,上司提出专设给朝廷输送贡品的户籍,户部侍郎韩彦古言:“今日国家大政如两税之人,民间合输一石,不止两石,纳一匹,不止两匹,自正数之外,大率增倍,然则是欺而取之也……整齐天下之帐目,外责在转运使,内责在户部,量入以为出,岁考能否而为之殿最,州县不得多取于民,朝廷亦不多取于州县,上下相恤,有无相通,无废事,无伤财,贡籍之成,太平之基立矣。”孝宗曰:“彦古印陈,周知民隐,可择一才力通敏者,先施行一郡,俟己就绪,当颁降诸路,仿而行之。”寻令吏部郎官薛元鼎赴秀州(今杭州湾以北沿海地区)考察,依此将钱绢,米斛等数,具账闻奏。元鼎奉孝宗之命,赶赴秀洲考察,深入调查研究,体恤黎民疾苦。原本打算以秀州一年的收入和支出,计算盈亏,来确定征收贡税数目,以此向全国推行,统一征税标准,结果发现秀州所属郡县经济拮据,没有盈余,元鼎返京,以所详究本末源流,敷奏孝宗:“但见郡县窘束,不见有余。”其后元鼎奏曰:“驱历本州财赋,唯凭赤历,难以稽考。望委户部行下本州,将州县应干仓库场务,每处止置都历一道,应有收到钱物,并条具上供,州用实数,各立项目抄转,仍从户部,每岁委转运司差官,遇半年一次,索历检照,如有虚支妄用,本司按劾,其他州郡,亦乞依此施行。”孝宗准其请,语曰:“卿真实才”。自此,愈加看重薛元鼎,除吏部尚书左郎官,迁起居郎,兼太子左谕德。 淳熙四年(1177年),素以孝子著称的薛元鼎,从家书中得知母亲患微疾,已则寝食难安,为了奉侍母亲,请求补外,孝宗曰:“卿何故求去?” 元鼎对以母老,孝宗曰:“朕方欲用卿,母老须有福。” 元鼎谢恩,自是不敢言辞,淳熙五年(1178年),元鼎暂兼权给事中,一日直前奏事,孝宗云:“卿真直,谅多闻。”过了一段时间,母丧讣至,孝宗叹惜曰:“朕方欲大用之”立即遣中使传宣:“有仰,薛某节哀自已,以俟他日擢用”之语,可见孝宗对元鼎十分倚重。薛元鼎也是因母亲去世,从京师千里赶回奔丧,由于伤心过度,加上旅途奔波劳顿,归将及境,病逝途中。 薛元鼎的政绩堪以“德政恤民”而名垂青史,他的孝行以“至孝重望”而令人扼腕唏嘘,其平生有《诗文讲义》二十卷存世,是枫亭历史文化又一奇葩。 |
荔林水乡 夜绽华光
毕业启航 共赴新程 湄职院举行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
荔城区北高镇 深入基层听民声 办好实事暖民心
古韵新声颂党恩 我市举行“迎七一”文化惠民专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