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们有幸走进井冈山。“雄哉伟哉,崇山巍巍作舞台,引无数英雄豪杰联袂来。秀哉美哉,峻岭郁郁复苍苍,聚多少珍禽异兽天然氧。井冈雄秀,众口传扬;井冈精神,四海崇尚……”井冈山不仅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而且是每个共产党员接受革命洗礼,加强党性修养、锤炼思想作风、培育“精气神”的大学校、大熔炉。 井冈山是正气之山。方圆五百里,亘古连绵,苍茫林海,万峰竞秀,环境优美,风光绮丽,空气清新,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负氧离子数平均为1000个左右,人称“天然氧吧”。这里无污染,无噪音,森林覆盖率达86%,全境有原始森林四处,面积近七千公顷,植物种类有三千八百多种,其中高等植物二千多种,木本植物八百多种,生态环境极佳。当年,朱德委员长重上井冈山时挥毫写下了“天下第一山”的题词;著名文学家郭沫若畅游井冈山后,感慨万千,挥笔写下“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赞美诗句。行走在群山峻岭之中,更觉井冈山是一座陶冶性情、洗涤灵魂,富含精神之气的伟山。从功勋卓著的3个留洋生、驰骋边界的黄埔军校生,到浴血罗霄的青年学生,还有为革命献身的48000多位英灵之精血魂魄,便是永不枯竭的正气之源。学习井冈山精神,当首先学习井冈山时期共产党人、工农红军那样一种革命的奋斗激情和献身精神。要养蓬勃之朝气,除沉沉之暮气、滴滴之娇气,保持井冈山年代那么一种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养昂扬之锐气,除夸夸之躁气、迷迷之俗气,不断解放思想,唯实唯效,在本职岗位上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养大义浩然之正气,除骄骄之官气、喋喋之怨气,视党和人民的利益、国家民族之需要为根本,不为一毫之私利而蝇蝇,不为一时之失意而耿耿,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革命气节。 井冈山是雄伟之山。巍峨雄壮,崇山峻岭,郁郁苍苍,藏龙卧虎,川流入海,万般气象,是为万众仰慕的神圣之山。这里是中国革命之摇篮,是锤炼和锻造大才之熔炉,倒下了无数革命烈士,却也站起了成千上万国之栋梁,走出了共和国的5位元帅、3位大将和1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学习井冈山精神,更当学习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独到的眼界、胸襟、气度,居一隅而放眼世界风云,奉经典而破除先验教条,纳百川而成大海汪洋,实事求是,勇闯新路,成就了新中国之伟业。学习井冈山精神,当悉心研读经典,汲取历史经验,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的深刻变化,我们党要化解各种危险,就需要每个党员努力修养共产党人所具有的“精气神”,防止和克服精神懈怠。要躬身实践,强筋壮骨,精神昂扬,提高能力,推陈出新,务求实效。 井冈山是智慧之山。在井冈山,八角楼的灯光,照射的是智慧的光芒;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开辟的也是一条智慧道路。发祥于此的毛泽东思想,犹暗夜中一支巨烛亮彻神州,《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鸿篇巨作,奠定了中国革命理论之基石。茅坪听讲,毛泽东研读马列、指导实践,挑灯苦读、博览群书,坚持看报、掌握时事,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故事,让人领略到智慧大师之风范。学习井冈山精神,就是要学习毛泽东同志的革命智慧,抓紧学习、武装头脑、增智强能。学习毛泽东同志科学的治学态度和学习方法,自觉做到勤、恒、诚、钻,苦读“无字之书”,感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培养睿智眼光、聪慧头脑、敏锐思想、渊博知识,运筹帷幄,科学决策,致胜千里。 井冈山是英雄之山。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造型突出了“山”的形象。它像一团火焰,寓意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近观如林立的钢枪,寓意“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三组浮雕的主题分别展示了井冈山红军两军会师的情形、“红色割据”和“浴血罗霄”。碑的前面是一尊“母亲”塑像,寓意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长眠在此的有名有姓烈士15744位,还有许许多多没有留下姓名的革命先烈,使巍巍井冈成为举世闻名、天下第一的英雄之山。在此朗诵《可爱的祖国》,体验方志敏烈士那拳拳爱国之心和崇高革命理想,瞻仰刘仁堪烈士被敌人割掉舌头依然用血写下“革命成功万岁”的壮烈场面,聆听激情演说彭老总耿直刚正、勇挑重担、不怕牺牲、坚持原则的感人故事,无一不令人感受到心灵的震撼。井冈工农红军、革命先辈在艰苦卓绝的革命环境中,锤炼出了山一样的理想信仰、钢一般的意志品格。这理想信仰,正激励着亿万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建立了新中国;继往开来,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学习井冈山精神,就是要把“理想信仰”作为共产党员的必修之功,加强党性修养,锤炼思想作风,培育“精气神”,奋力争先创优,永葆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当先锋、做模范、立新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