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引发的“蝴蝶”效应
看荔城区如何依托大交通增强区域经济内生力
【发布日期:2012-03-06】 【来源:】 【阅读:次】【作者:通讯员 黄朝霞 张郁周】

3月5日,闽中有机食品工业园内,花生牛乳罐头、果蔬浓缩等智能化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紧张生产。据了解,今年该公司14条生产线有望全部开工,其中,仅罐头生产线每天就可产出58万罐,大概可以装上十多辆大卡车;与此同时,毗邻莆田火车站及黄石高速路出口的双赢物流基地项目上,路网、食宿等配套建设也在抓紧推进中,自项目一期试营业以来,已有一百多家物流企业意向入驻。 企业通过技改升级练好“内功”,由产品走出去迈向“品牌”走出去;商贸服务业重新整合现有资源,以更高效、更便捷、更细致的一条龙服务谋求新的市场。自福厦动车组开通以来,位于我市公铁联运交通枢纽中心的荔城区,积极融入高铁经济圈,不断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站位,区域经济内生力不断增强。 练好“内功”走出去。“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高铁的开通使得区域间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的流通加速增效,也对企业产品提出新的要求,面对大交通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荔城区把实施知识产权强区战略作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安排技改项目扶持专项经费、提供融资、用工服务等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支持企业技改创新练好“内功”、打造品牌开拓市场。一大批自主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或品牌投放市场。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几年来承担完成了多项省、市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将“多功能环保型纳米内墙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环保型涂料”等发明专利进行产品研制和产业化开发,平均每天推出3个新品,依靠“天天突破,快人一步”创新理念,该公司在短短数年间奠定了在国内涂料行业领先的地位。去年5月份,该公司还成立了我市首个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技术攻关、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有了崭新的平台。像三棵树这样注重自主创新,依靠科技引领产业转型的企业在荔城区正逐年增多。近年来,该区先后建立省级工程研发(技术)中心7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博士后和院士工作站各1家,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国家级专利试点企业2家。“练好‘内功’走出去”,成为该区众多企业融入高铁经济圈的共同行动。 整合资源谋双赢。高铁缩短了我市与周边地区的距离,必然对商贸服务业提出更高要求,服务创新成了第三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依托区位及交通优势,荔城区优化发展思路,立足区情整合自身优势资源和有利条件,加快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步伐。近年来,该区重点打造以西天尾总部商务区、荔港大道立交桥南北两侧企业办公区、黄石青山建筑企业办公区、木兰·金融财富中心等为核心的“总部群”,推进总部经济发展。其中位于荔港大道立交桥北侧的我市首个金融总部中心新日财富广场已开工建设,该项目计划投资3.6亿元,预计今年可投入使用;西天尾总部商务区一期6栋企业总部大楼也在筹建中,建成后,每栋每年可产生1亿元以上税收。同时,该区还以现有工艺城、鞋服城等较为成熟的专业市场为基础,大力推进海峡国际商贸城、湄洲湾国际家具城等专业市场项目建设,促进“专业市场群”的集聚繁荣。上述商贸项目的落地建设,又反过来促进了该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除了已经试营业的双赢物流基地一期之外,国药莆田医药产业、中闽医药仓储物流等物流项目也相继落户该区商贸物流园。 |
匠心丈量 毫米对决 我市举行工程测量员岗位技能竞赛
少年“跃”山海 非遗“动”起来
翰墨书百年 丹青绘匠心
书香启智 和美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