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莆仙戏
莆韵千年 戏韵新生
【发布日期:2025-08-25】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当傀儡调穿过戏楼飞檐,当青黛脸谱映着千年月光,一群年轻的身影正循着古老唱腔,在莆田的街巷与剧场间追寻莆仙戏的文化根脉。这个夏天,让我们跟着大学生实践团的脚步,解锁“宋元南戏活化石”的魅力密码。

        博物馆里的时光对话:触摸千年戏脉

走进莆田博物馆,莆仙戏展厅的“南戏遗响”展区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展柜中,雕刻精美的乐器泛着岁月光泽,彩绘脸谱模具上的红黑纹路藏着生旦净末丑的性格密码,泛黄的剧本戏目里,“兴化杂剧”的传奇在字里行间流转。“你看这凤冠上的珍珠,百年后依然温润;工尺谱上的音符,好像还在低吟浅唱。” 实践团成员轻触展柜玻璃,目光追随着戏服上金线绣就的云纹。从唐宋起源到明清繁荣,从传统技艺到现代传承,三个展区串联起莆仙戏的千年历程,让每一件展品都成为文化传承的见证者,斑驳的戏班道具箱上,时光磨出的包浆里,藏着一代代艺人的坚守与热爱。

青春的觉醒:从“旁观者”到“守护者”的认知蜕变

通过采访,实践团成员围绕着莆仙戏展开了更深入的交流。为此深受触动:“以前总觉得‘保护非遗’是很宏大的话题,今天才明白,它就藏在每一件被精心修复的戏服里,藏在每一次耐心的技艺讲解中,更藏在我们年轻人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去传播的心意里。”从最初对脸谱纹样的好奇,到如今意识到每一项传统技艺都需要主动守护,实践团的同学们在与博物馆人的对话中,悄然完成了从“文化旁观者”到“传承参与者”的认知跨越。

博物馆文物的鲜活演绎,从老艺人的坚守到年轻人的创意,莆仙戏的千年文脉正在代代相传中绽放新彩。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流动在时光里的生命力,等待更多人用热爱与创新,让它在新时代继续传唱。据莆田市博物馆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