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特警:苦练本领保一方平安
【发布日期:2012-10-31】 【来源:】 【阅读:次】【作者:许秋洪 詹望月】
日前,市体育中心举行全市公安机关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综合演练。在飒爽英姿的众多警种中,有一支戴防弹头盔,着作训服,穿作战靴,手握微型冲锋枪,全副武装的队伍,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眼光。他们的目光刚毅坚定,动作刚劲有力,浑身充满蓬勃的锐气、朝气,一举手一投足似乎都将卷起一阵强劲雄风。他们的名字叫特警,全称“莆田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讲纪律的队伍。
雄风解民忧
在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他们是钢盔,是盾牌,时刻保护着群众的安危。 2011年8月31日晚,莆田市遇到六十年一遇的自然灾害。受11号台风“南玛都”强降雨的影响,莆田市区洪水猛涨,内涝严重,市区内众多地势低平的社区及街巷陷入洪水的包围与浸泡中。市公安局第一时间启动抗洪救灾应急预案。副市长、公安局长卢炳椿紧急部署研究防雨救灾对策,并深入重灾一线组织指挥。 9月1日一大早,按照市公安局统一部署,特警支队长林隆中带领38名特警,携带橡皮艇、冲锋舟等救生设备火速赶往市区的龙德井居委会一带。该区域是严重受灾区,围墙倾倒、路面塌陷,人车受阻,最深处积水竟深达2米,尤其令人揪心的是100多名受灾群众困在一楼房内。楼房因积水浸泡冲刷,安全受到严重挑战。特警到达现场后,立即投入战斗,将冲锋舟放下后,来不及卷起裤管,冒雨淌水将冲锋舟划向楼房,将老弱病残幼一个接一个地搀扶上橡皮艇和冲锋舟,借力竹杆,前拉后推,左右护送,一趟又一趟将受难群众送达安全地段。持续4个多小时的紧张救援,特警救援队紧急转移被困群众160多名,确保该区域没有人员伤亡。 此外,特警支队还常年担负着市区白天与夜间的安全巡逻任务,为广大人民群众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雄风保民安
面对违法犯罪,他们是钢刀、是标枪,奋不顾身地扑向前,保护群众不受邪恶的侵扰。 2011年9月28日晚11时许,公安部挂牌督办的系列持枪盗抢轿车犯罪团伙搭乘一辆轿车自泉州方向窜入莆田伺机作案。特警支队率先完成集结,并根据副市长、公安局长卢炳椿的统一动员部署,赶往我市高速路口设卡拦截。犯罪团伙中途从国道进入仙游后,驶入324线拟进入莆田市区。根据统一部署,全市公安机关在离城8公里处、桥面长近500米的濑溪桥处设伏拦截,布置口袋阵。歹徒进入桥面后,借着车灯的照耀,发现情况不妙后企图倒车掉头逃窜,但被跟踪的车辆截断后路。全体特警在指挥员的命令下,明知歹徒持有枪支,仍奋不顾身地呐喊着往前冲。车内的歹徒被强大气势惊吓得呆住了。冲锋在前的特警不顾个人安危,掏出破窗斧敲打着车窗。歹徒在车内浑身发抖,后拉开车门想逃窜,被特警一一擒获。特警在车内搜查出一支子弹已上膛的自制枪支,黄灿灿的子弹赫然在目。 半个月后的10月19日中午12时许,省公安厅通报协查抓捕5名窜入莆田的“涉枪”犯罪嫌疑人。特警支队接指令后,迅速赶赴现场。准确分析现场复杂情况,把握有利时机,斗智斗勇,运用娴熟的抓捕战略战术控制住“涉枪”犯罪嫌疑人,仅用半小时就结束战斗,5名嫌犯无一漏网。
雄风耀赛场
在荣誉面前,他们当仁不让,顽强拼搏,挥洒汗水,收获荣光。 今年7月中旬,全省“公安特警五项”2012比武选拔赛在福州进行。莆田市公安局代表队的陈金松、谢兵、茅雪霞(女)等3名民警不骄不躁,沉着应战,分别获得狙击枪射击个人第一名、长短枪个人射击第四名、第六名的好成绩,为莆田争得了荣誉。此前,在2010年7月的全省第七届公安特警业务技能比武大会中,莆田特警吴宏伟、陈金松两位民警分别获得狙击手射击比赛第一名、第五名。莆田代表队还夺得团体成绩居全省第3名的好成绩和荣获优秀组织奖荣誉。 成绩的背后是艰苦的磨练。为备战比武,市公安局组织特警们进行超负荷、高强度的“魔鬼式”强化训练。夏天的露天训练场温度高达40多度,参训特警战高温斗酷暑,坚持进行训练,每天苦练达8小时,参训特警的衣服由干变湿,湿了再干,汗水在衣服上结晶成白色粉末,汗湿的衣服竟然能拧出水来…,尤其是回家后全身酸痛,无法入睡,但没人喊一声苦,叫一声累。第二天一早又生龙活虎出现在训练场。是钢铁般的意志和创先争优的信念支撑着特警顽强拼搏、永不放弃。
|
荔林水乡 夜绽华光
毕业启航 共赴新程 湄职院举行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
荔城区北高镇 深入基层听民声 办好实事暖民心
古韵新声颂党恩 我市举行“迎七一”文化惠民专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