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社会
林永祥 :卤水为墨 “盐值”担当
【发布日期:2025-07-02】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全媒体记者 钱碧云】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秀屿区东峤镇的莆田盐场。放眼望去,望无边际、整齐划一的盐田里,挥汗如雨的工人们,有的扒盐,有的在装盐……忙得不亦乐乎。

       莆田盐场生产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年产盐量约8万吨。随着时代的发展,盐场利用现代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已形成一整套完整且科学的晒盐技术和管理体系。莆田海盐纯天然、零添加,富含人体所需的数十种微量元素。2020年,莆田盐场七工区被中国盐业协会授予“生态海盐生产基地”。

xqh2507022.jpg

       林永祥是东峤镇霞西村人。1997年,他中专毕业后来到莆田盐场上班。刚进盐场时,他是一线职工,从事海盐生产工作。2004年,因工作需要,他调到海盐质量部门做检测统计。2007年,他转为海盐生产管理干事,平时负责收发每日的天气情况,制定当日的措施,晴天对海水纳潮进行管控,测量海水浓度等。要是遇到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时,就负责指导并落实好排淡工作及对产品质量的管理,如严格抓好卤水质量,尤其是在出现灌池时,要杜绝混合的卤水进入灌池内,以保证产品质量。扒收盐时,对品种进行严格把控,以免出现人为的不合格产品;海盐生产的最直接因素是天气,所以周末上班也是常有的事。

       “下雨的时候,别人都往家里跑,只有我们往外跑,就怕卤水和盐堆被雨淋到,这海盐就毁了。”林永祥说。去年的一次超强台风带来了强降雨,一旦雨水进盐仓中,仓储海盐就会全部泡汤。为了避免原盐遭受损失,他和其他工人们一起,整夜坚守在盐仓里,直到雨停水退,确保了仓里的海盐安然无恙。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类似这种事例,在他的盐业生涯中不胜枚举。每年夏季,抗洪防涝是他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突发降雨天气,不论白天黑夜,他总是第一时间到公司,与值班人员一起冒着大雨,脱下鞋子、挽起裤腿,趟进没过膝盖的积水,疏通下水管道,开展生产自救。

       从清澈的海水到颗粒食盐,制盐工艺要经过多道工序,而且全是手工操作。为严格控制好每个步骤,林永祥就算在家吃饭,也要算好时间。来到盐场,他一边不停地翻动食盐,一边仔细观察,像警惕的哨兵,绝不让一丁点杂质从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过,从而从源头保证食盐品质。

       林永祥告诉记者,盐工们最怕的是疾风暴雨,因为疾风会损坏盐田设施,暴雨则会稀释原盐。因此,每天晚上,他都要收看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正因为如此,每次下雨前,他们都能及时将原盐集收、装运,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原盐生产任务。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