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岁的吴奶奶遭遇车祸致右腿粉碎性骨折构成十级伤残。在起诉索赔过程中,城厢区人民法院启动“涉老纠纷绿色通道”,通过“立案+先行调解”无缝衔接机制,法官、特邀调解员、保险公司“三方联动”,仅用5天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三阶调解破难题 精准把脉:调解团队发现矛盾焦点是保险公司对伤残等级存疑,要求重新鉴定。法官当场研判证据:医院诊断证明、影像报告、司法鉴定程序规范完备,遂向该公司释明“重复鉴定可能导致赔偿周期延长3个月以上”,引导其权衡效率与成本。 双向疏导:法官、特邀调解员采取“背对背调解”,一方面向吴奶奶家属解释法定赔偿标准,疏导“高额索赔”预期;另一方面向保险公司出示类案判决书,强调高龄伤者恢复周期长、护理依赖度高等特殊因素。 三轮定局:法官组织“圆桌谈判”,结合住院票据、护理记录逐项核算费用。最终保险公司放弃重新鉴定申请,双方就5.1万元赔偿达成一致,法院当天出具民事调解书赋予强制执行力。 司法为民见真章 “从立案到拿调解书只用了5天,比找保险公司理赔还快!”收到赔偿款的吴奶奶及家属感慨。 此案的成功调解,正是该院创新构建“涉老维权服务体系”的生动实践,通过积极响应先行调解机制实现“当场立案、当天分案、即时调解”。 当银发维权按下“快进键”,折射出的不仅是司法效率的提升,更是“如我在诉”理念的深刻践行——让每一位当事人在司法服务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