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凤山九座寺的外县“亲戚”
【发布日期:2023-12-28】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凤山“九座寺”正名“太平院”, 在不同的文献中分别有过下列名称:“太平古院”“太平院”“太平禅寺”“太平兴国禅寺”“九座太平禅寺”和“兴化仙游县太平禅寺”。九座寺为唐咸通六年(865年)正觉禅师(807-886年)创建。由于正觉禅师“祷祈雨泽叩祸福事必验”,“世谓之龙树王化身”,正觉因此屡受封赐。乾宁中(894-898年)谥“正觉禅师”。宋元佑六年(1091年),加封“慈应”。崇宁中(1102-1106年),敕赐“无尘”塔额。隆兴元年(1163年),加封“普济”。

微信图片_20231226152440.jpg

   从唐代末年至南宋初年约260年间,是九座寺发展最为繁盛的时代。南宋刘克庄撰有《重建九座太平院》和《诚少林日九座》二文,表明南宋时期九座寺在泉州地区是有一定影响力的。这或许和籍贯泉州的太常寺卿蔡次传的努力有关。淳佑五年(1245年),蔡次传以宣教郎的身份担任仙游县知县,每次向正觉禅师祷雨必定灵验,于是心怀感恩。宝佑乙卯年(1255年)九座寺再次焚毁,僧人法本托钵到泉州劝募。蔡次传到处宣传,泉州及其周边州、县的信众争先恐后捐款。法本共募到钱万缗(合10万两),粟五百斛(合6万多斤),很快就重建了九座寺。兴化太守潘墀也把本邑的九座寺当作一个重要的品牌加以培植,四处延请名僧住持。无尘塔上现存的崇宁、政和、绍兴、乾道年间的捐款石刻,也告诉人们宋代九座寺对外的影响力较大。

   之后,九座寺数度兴衰,难复宋时封赐荣光。但是根据县志和近年考古发现,九座寺在元、明、清三代经历了几个发展高峰。编著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的《开课禅师语录》,记录了九座寺的发展概况,是关于九座寺的迄今最为详尽的文献。但是关于九座寺宋后的对外影响力,至今乏有资料。

   近年,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大量的文史信息不断披露。人们得以了解到,仙游周边县区的不少寺院也奉祀正觉禅师。新的考古发现也揭示了周边县区的一些寺院与九座寺颇有渊源。现在根据众多学者研究,或自媒体的信息披露,整理出富有代表性的一些九座寺“亲戚”,让更多人了解正觉禅师在历史上的对外影响力,也希望能给九座寺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

   永春乾峰寺(今黄墘岩)

   康熙六年(1667年),福建安溪的铁山和尚从武夷山兴国禅寺回到永春开建乾峰寺。康熙十九年(1680年)铁山和尚自撰墓志铭《临济正传三十四世寿圣兴国禅寺铁山卓天二和尚合藏塔自铭》。自铭落款“住兴化仙游县太平禅寺法弟明迳和南拜书丹”,这说明铁山重建的乾峰寺和仙游凤山九座寺等禅宗门庭关系密切。

   据《黄檗山志》载:“第十二代明迳壁立禅师,派行如迳,本邑(福清)迳江林氏,生崇祯壬午年(1642年)五月念七日寅时……康熙丁未冬(康熙六年,1667年),莲峰大师开法仙游龙华,命司记室……乃入仙溪东山(应为度尾东山寺)静住。庵居万峰之巅,惟事耕种以资馆粥。又居太平古院(康熙十九年,1680年)……癸酉(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秋继席蘖山……戊戌(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冬再住本山。”由此可见,明迳壁立禅师在九座寺住持了13年(1680-1693年)。

   不仅如此,根据《自铭碑》可知,铁山和尚于1632-1638年在黄檗寺拜师学习。顺治十一年(1654年),黄檗寺隐元禅师弟子木庵和尚开法永春惠明寺,邀请铁山共同参习佛法。铁山弟子卓天后来也去黄檗寺修习,深得慧门器重。显然,明迳禅师和铁山和尚都有着共同的黄檗寺血统,明迳自称“法弟”并为其书丹,显示出俩僧关系十分紧密,而九座寺和乾峰寺的关系自然不言而喻。

   另外,铁山《自铭碑》提到其自建塔“择吉于少林寺之麓”“少林寺畔有高冈,窣堵轩峙自朝阳。”可见,在今天的永春石鼓镇星岩康熙年间有座“少林寺”,并且和乾峰寺地理位置靠近且关系密切。同时,在石鼓镇西部的横口乡横坑村有个福主庙,里面也供奉“正觉大师”。当然,今人无法判定上述这两寺庙和九座寺有直接关联。

   永泰九座寺

   永泰九座寺位于同安镇西安村(旧名秋垅),据《秋垅卢氏族谱》载,该寺始建于唐朝,宋绍兴五年(1135年)重建,清嘉庆四年(1799年)重修。历史上的永泰九座寺规模宏大,据说有九座之众,包含正殿、偏殿、酒楼、戏台、僧房等,故名。整座建筑高墙灰瓦,前有门笠,大体上是永泰山区传统建筑风格,但是屋檐略有莆仙韵味。九座寺正堂供弥勒佛、卢公祖师和正觉禅师,卢公系闇亭寺卢公祖师分灵。寺内现存石槽刻字:“宋元佑五年(1086年)十二月十五日”;石盆刻字“宋绍兴五年(1135年)制”。

   九座寺,由西安村、占柄村、上庄村、尾林村和红阳村的卢、何、邓、吴四姓共有,其中卢氏4000多人,占4/5强。秋垅卢姓开基始祖招公于明洪武年间,以预监州事有功授予指挥使职。明永乐二年(1404年),卢招公奉诏由江西省建昌府南里白水寨五社入闽,分屯永泰秋垅。(另据部分卢氏村民口述,其先祖迁移自仙游,并且他们会流利得讲永泰话和仙游话。或许该村卢氏来源多元,且待进一步考证。)秋垅九座寺与仙游凤山九座寺同名,且同始建于唐代。贞元中(785-805年),析永泰县设“归德场”,后闽王王延钧又升“归德场”为“德化县”。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九座山地区划入仙游县。所以,唐代九座山区属于永泰县。也就是说,唐代的永泰县行政区内有两个“九座寺”并存。其次,秋垅九座寺正堂也供祀“正觉祖师”,而“正觉祖师”是仙游九座寺的开山寺祖,人们不禁会想“正觉祖师有可能来过秋垅九座寺弘法并建寺”。

   大罗溪云水堂

   云水堂位于洛江区罗溪镇钟山村,钟山村与仙游龙华仙门寺旁的钟石山对望,北与广桥村交界,而广桥村与龙华金溪村交界。云水堂供奉“正觉祖师公”,并认仙游九座寺为其祖寺。几年前,云水堂派团去九座寺正式认祖。  

   德化玳瑁岩

   玳瑁岩位于德化县龙门滩镇石室村,此地古称佛国,主祀“正觉祖师”。据传唐宣宗(847-859年)间,正觉禅师云游驻锡该处,与戴云僧袒膊和尚(法号智亮)往来。玳瑁岩有古迹:玳瑁井,丐火石,异痒树,出米石,四方竹等。其中异痒树,玳瑁井更是远近闻名。玳瑁井相传始建于唐代,一直是寺屋之生活水源。每年正觉禅师诞辰日,玳瑁岩都要举办隆重的法事活动。

   袒膊和尚是泉州著名的唐代僧人,宣宗大中(847-860年)间,住泉州开元寺。又曾结庐于德化县戴云山。常袒膊行乞,时号“袒膊和尚”,亦能诗。大中十二年(858年)卒,肉身泥塑,至今供奉于开元寺。现传有其作诗《戴云山吟》:“人间谩说上天梯,上万千回总是迷。

   曾似老人岩上坐,清风明月与心齐。戴云山顶白云齐,登顶方知世界低。异草奇花人不识,一池分作九条溪。”  

   南安市乐峰镇飞云寺

   飞云寺建在飞云村的寮山上,因为山上飞云缭绕,故称。寺中舍利塔上刻:“隐士李文显……淳熙甲辰年(1184年)。”根据县志记载,明洪武初年(1368年)僧人温臾重建。寺中有一刻于民国石碑:“中华民国乙丑年(1925年)仲夏吉旦,中景枝派先镇海芹公,九座派传临济正宗,开山第一代通灵禅师,徒孙体成立石。”飞云寺正殿虽不见正觉塑像,但是民国石碑却明确了该寺的派系源自仙游九座寺。当然,目前无法确认这种渊源始自哪个朝代,是宋代、明代还是清代?  

   永泰教忠寺

   永泰教忠寺位于永泰县梧桐镇潼关大洋自然村,民间过去又称之为“九座寺”。教忠寺为开闽三王王审邽之子、泉州刺史王延彬(886-930年)所建。光禄大夫黄中庸致仕后曾在教忠寺授徒,也是状元郑侨少年读书地。郑侨墓在寺后、黄中庸陵园在其西。现寺周散落有大量石像和巨型石马槽、石钵碗、石花槽、莲花柱础、莲花柱等唐宋遗物。865年(乙酉年十月)教忠寺僧人永咸造石花槽(今存花槽铭文),高僧祖道募建大殿(今存大型莲花柱及石刻铭文)。据当地人传,唐代懿宗咸通六年(865年)正觉禅师在仙游凤山建九座寺,并成为教忠寺的祖庭。 

   东山苦菜寺(古来寺)

   苦菜寺位于漳州市东山岛铜陵镇龙潭山南麓,据寺存《香花僧秘典》中的《正源》介绍,明天顺六年(1462年),九座寺大德明雪熙贤南东山岛避难修行。据说该地有一“厚善庵”,为成化三年(1467年),菜姑许蒲英捐田舍财所建。后来有姓黄、刘的功德主募缘拓建“厚善庵”,并延请熙贤禅师住持。因“许”与“苦”谐音,于是改名“苦菜寺”以纪念许氏。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本源禅师重新卜地,在东坑“狮子伏地”处建“古来院(寺)”,取名去“苦菜”草字头为“古来”,寓意“苦去甘来”,作为曾经的苦菜寺的下院。当代,在原苦菜寺旧址重建“苦菜寺”。所以,现在的东山岛有两处“苦菜寺”。

   东山苦菜寺(古来寺),是目前可以确认的最为正统的九座寺分院无疑。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