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导读:身在人民法院就必须牢牢铭记以人民为中心,践行能动司法理念,努力答好“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时代问卷。执行不单是为了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也是服务保障的最后一公里,更是要让群众感受到公正司法的温度,秀屿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陈清是这样子认为,也是这样做的。 陈清出生于1993年,2017年入职,现任执行局法官助理,调入执行局两年多,他就在执行工作中崭露头角。在执行攻坚的道路上,他迎难而上,肩挑重任,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守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近三年来,他执行案件2020件。 耐心细致,文明执行的“贴心人” 在执行民间借贷纠纷的过程中,有当事人不解地问:“为什么我看他开着车住着房,但你说他名下没钱没财产?”陈清耐心地跟他解释“执行不能”,“法院查过他的财产,你说的房子、车子都不在他名下,不能算是他的财产,无法执行到位,如果被执行人名下有可供执行财产,我们也会立刻动身开展执行。”还有的当事人会指责道:“为什么我这个案件拖了这么久都还没有执行到位?”陈清细细说明:“案件能不能执行到位,取决于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经济状况等因素。目前,被执行人确实暂无财产可供执行,我们也将继续找寻财产线索,希望你也能尽力配合法院开展执行工作。” “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多是在车上出外勤”。虽然忙得不可开交,但面对当事人的不理解和指责,陈清总是能耐心地释法析理。群众利益无小事,他尽心尽力服务保障,推动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精益求精,执行路上的“急先锋”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陈清的工作精神。年初,有一起难解的邻里纠纷案件申请执行,两家人积怨已久,多次引发矛盾甚至大打出手。陈清接到这起案件时,考虑到邻里矛盾宜解不宜结,如果采取强硬执行措施,可能会进一步激化双方矛盾。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陈清计划先缓和两家关系。 第二天,天还没大亮,陈清就从法院驱车赶往当事人所在的村里。一到现场,他就遭到当事人的冷眼相待,但是陈清毫不气馁,好言相劝,终于让两家人能一起面对面坐下来。沟通的时候,当事人还是固执己见,按着自己需求来理所当然地提要求,面对这个情况,陈清认识到,对村民来说,法律是陌生的,所以他决定现场耐心解释,把矛盾从法律的层面来细细解释清楚。最终双方当事人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愿意互相退让。烈日当空,大家都展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陈清坚持能动司法,发挥能动执行的职能作用,急当事人之所急,积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他身处执行一线,牢牢将为民服务记在心里,倾力维护着社会的文明与和谐。 不忘初心,深耕细作的“老黄牛” “肯干!从没听他叫苦叫累。”这是领导和同事对他的一致评价。最近,陈清意外负伤,即便脚裹着厚厚的石膏,但他依旧带伤上岗,同事都打趣他是“铁拐陈”。领导不让他出外勤,他就主动做起文书工作,积极通过电话来跟当事人沟通。听着电话那边的当事人问:“你们查不到线索还要我提供?我要是知道的话还需要找你们吗?”陈清语气温和地说:“你当初和他有经济往来,相较于我们执行局干警来说,你应该比较了解他一点,有你的帮助,相信案件才会更快解决。”经常听到陈清反复地回答当事人的问题,不管对方询问多少次,他都再次温柔地解释。 在岗多年,陈清始终不被人情牵绊,不被钱财迷惑。在7月初执行一起案件时,正值大暑,天气湿热,陈清奔波在执行的路上,汗水湿透了衣裳。执行结束后,当事人握着陈清的手说:“太感谢你了啊,陈兄弟,这大热天的还东奔西跑,帮我成功地解决了事情”,当事人一边说一边塞了“辛苦费”,陈清回握他的手道:“为人民服务,应该的。”继而,义正言辞地拒绝了“辛苦费”,并立刻向督察室汇报了此事。 陈清秉持着“守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初心,凭借着对公正司法的热爱与奉献,通过一件件日常的执行,一点点工作的细节,不断努力学习,提升业务水平,推进能动司法为民,用扎实有力的脚步踏出司法工作的闪光足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