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法治
创新“检察+碳汇”公益诉讼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3-07-11】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黄元江】

   碳汇是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内气体浓度的过程、活动或者机制。认购碳汇弥补了“补植复绿”等传统生态修复方式周期长、日常监管难等问题,是一种便捷高效的替代性修复手段。近日,仙游县人民检察院办理了莆田地区首例引入“碳汇”理念开展修复性司法案件,是对践行生态修复理念的一种创新尝试。

   2022年10月至11月期间,被告人王某某在采伐其购买的林木时,将伐区内未购买的福建柏一并采伐。经鉴定,被采伐福建柏304株,蓄积量55.6784立方米;被伐林木地块的森林生态修复费用为8643.4元,被伐林木地块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费用为23333元。

   为提升办案质效,让被告人真正了解购买碳汇产品代替固碳释氧损失的意义,引导被告人从生态环境的“破坏者”转变为“修复者”,仙游县人民检察院召开听证会,邀请林业部门、鉴定人员、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碳汇负责人、听证员参与。经释法说理,会后陈某某主动承担了生态修复和生态服务功能损失的责任,由检察机关引导被告人与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购买了441吨的碳汇,缴纳林业碳汇赔偿金23333元,用以替代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并签订了林业碳汇采购与核销服务协议。

   庭审中,公诉机关围绕被告人陈某某的林木刑事责任以及生态环境损失、被告人认购碳汇产品弥补生态功能损失等问题进行举证。被告人陈某某对自己盗伐林木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自愿认罪认罚。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案发后能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缴纳被伐林木地块的森林生态修复费用,主动购买林业碳汇并核销以弥补其行为造成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认罪悔罪态度较好,当庭采纳了检察机关的量刑意见,判处被告人陈某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

   “检察+碳汇”公益诉讼新模式是落实“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的重要体现,切实传递了检察助力生态保护的正向效应。下一步,仙游县人民检察院将以此案为契机,继续坚持“检察+碳汇”公益诉讼新模式,在“一案一修复”中凸显惩治与教育相结合的司法作用,促进仙游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