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导读:保护好未成年人,特别是困境未成年人,是一项“守心”事业。近年来,荔城区人民检察院持续强化检察一体化履职,通过上下联动、多元协作方式推动司法保护、政府保护相结合,实现检察阶段困境未成年人救助全域覆盖,帮助困境未成年人摆脱困境、健康成长。 多元协作,准确识别目标案件 为了让更多身陷“隐秘角落”的未成年人被发现、被保护。近年来,荔城区人民检察院依托检察业务应用系统,实现救助线索、救助需求在平台上统一流转。据悉,该院案件管理部门在受案时对家庭纠纷引起的刑事案件及被害人为未成年人的案件进行重点识别并第一时间告知未检部门。未检部门在具体办案时同步审查案件中是否存在困境未成年人,特别是在讯问、询问时增加家庭现状调查内容。在发现救助线索后,及时跟进调查,主动对接民政、慈善、属地政府等,对于符合条件的困境未成年人,移送相关部门开展救助。对于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流转到院控申部门办理。 突出重点,关注特殊案件被害人 该院全面落实“双向保护原则”,依托“避风港”一站式综合保护中心,运用强制报告、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社会调查、提前介入等手段,将性侵案件中的未成年人纳入司法救助对象。在帮助申请司法救助金的同时,该院主动与妇联等有关单位沟通,持续跟进被害人后续康复治疗,最大程度帮助困境未成年人走出“阴霾”。 在呵护身体健康的同时,荔城区检察院还重视“心理呵护”。该院借助社会力量建立专业化的心理评估体系,针对乡村地区涉案困境未成年嫌疑人、涉案困境未成年被害人、涉案困境未成年人的家长分别开展心理行为分析、心理疏导、心理评估,帮助化解心理“疙瘩”。此外,还引入以司法社工为主的科学社会调查评定体系。该体系不仅对涉案困境未成年人的成长经历、监护状况、涉案原因等情况进行社会调查,还着力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调查对象的感化点,为后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提供基础支持。 数字赋能,实现专业法律保护 该院有效利用大数据资源,在省、市两级检察院的指导帮助下建设未检工作数字化赋能平台。据介绍,该平台综合运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刑事执行检察职能,实现综合司法保护的检察一体履职。该平台以未成年人检察部门工作人员为专职,其他业务部门指定人员作为兼职,共同组建工作团队,确保“四大检察”均有专业人员办理。在职能安排上,围绕办案监督系统、普法教育系统、帮教观护系统等三大核心,以未检社会支持体系建设为基础,以数字赋能为手段,打造多部门协作联动、社会资源支持、集约高效的困境未成年人保护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