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妈祖信俗选粹
【发布日期:2020-10-12】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朱合浦】

     

        初一、十五上香与家祀、船祀

  初一、十五上香与家祀、船祀妈祖信仰和其他民间信仰一样,都有信众逢初一、十五上香的俗例,这应该算是最经常性、最简朴 的礼仪。每逢初一、十五,大大小小的妈祖宫庙都会在清晨早早打开庙门,先是主持宫庙事务的“庙公” 净身盥手,拈香礼拜;然后信众们陆陆续续拥进去, 或面朝妈祖神像合掌(或拱手)祈祷,点上三炷香, 跪在蒲团(拜垫)上,边向妈祖行跪拜礼,边在口中念念有词,献上一片虔诚的心愿。与简单的礼仪相配合,这一天妈祖神座前的供品也相对简单,无非一些当令鲜花鲜果。有些信众会在上香之后燃放一串鞭炮、焚一叠贡银,增强热闹气氛。这些礼仪虽简单,但信众对妈祖的敬拜之心依然深笃。
  还有些信众是直接去妈祖宫庙请回一尊小神像,供在家中或船上自备的小神龛中奉祀,这就是家祀与船祀。
  家祀或船祀妈祖也是逢初一、十五上香,更有虔诚的人是每日早晚上香。
  家祀与船祀的习俗在沿海沿江地区很普遍。船祀的妈祖被称作“船仔妈”。几乎所有航海者包括渔民、移民、商人、水兵等都在船上奉祀妈祖,除启航、返航时烧香祷祝之外,每日例必上香,如遇风浪险情,那就更要虔求妈祖保佑了。别看“船仔妈”规制小,却往往有大作为。明代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奉旨七下西洋,他所率数万舟师,正是通过奉祀“船仔妈”来稳定军心,统一意志,达成使命。
  与此类似的是明清封舟上也供奉“船仔妈”。明朝廷规定,封舟上必须安放妈祖神像,开洋前正副使必须先到出发港口的天妃宫祭拜;封舟到达目的地,正副使必须恭奉船内妈祖神龛上岸,安放在所在国的天妃宫,借以朝夕膜拜。明·陈侃《使琉球录》中记载,他出使琉球的封舟长45米,“舟后作黄屋二层,上安诏敕,尊君命也,中供天妃,顺民心也。”可见,“船仔妈”的地位与皇帝是相同的。而当航海者一旦上了岸,往往会将“船仔妈”捧回新家中或新建庙中供奉,变成了家祀或庙祀。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就连现今台湾一些颇有影响、颇具规模的妈祖宫庙,在追根溯源时也声称,其庙中妈祖系数百年前由大陆移民 (或水师)历经千辛万险,渡海来台后从船上捧来供奉的“船仔妈”(或 “护军妈”)!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