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岁月
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兴化人
【发布日期:2020-05-18】 【来源:本站】 【阅读:次】【作者:】
  明洪武年间,朝廷重视东南沿海海防,仅在兴化府就设置兴化卫、平海卫两个卫以及莆禧千户所、南日山水寨以及六处巡检司。派重兵驻防兴化卫、平海卫、莆禧千户所、南日山水寨等地,海陆兼防,体系完整。明前期,平海卫驻兵五千五百多人,莆禧千户所有官兵一千二百多人,南日山水寨也有官兵四千多人。当时,驻防兴化的官兵,水师力量相当强大。明代前期,福建,包括兴化府,造船业相当发达。洪武五年,闽浙诸卫就造海舟六百六十艘。永乐初年,命令福建都指挥司“造海船百三十七”(引《明史·兵志》)。明代,兴化渔港、商港、军港也都发展到相当程度。以上为郑和曾在兴化活动,为郑和率领舰队下西洋提供了人力和物质条件,海神妈祖也为下西洋,海上活动提供精神力量。当时的兴化府与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七下西洋关系非常密切。
  永乐三年,郑和受命第一次出航西洋,率宝船,官兵,自苏州刘家河出发至福建。然后,乘北风起行。郑和船队中舰船二百多艘,官兵二万七千八百多人。为了保证安全,不辱使命,二万多人、声势浩大的船队,组织极为严密,其中有正使、副使、少监等,有负责对外交涉采办的官员,有负责内部管理以及医官、医士,有火长(船长)、舵工(操舵手)、班锭手(管船锚)、民梢(管帆蓬)、水手(划浆),有阴阳官(观察和预报天气),有护航官兵等。因此,郑和到福建后,一面继续做好人员和物资充分准备,一面等候季风。其中,郑和也从兴化卫、平海卫、南日山水寨等处抽调驻防兴化的官兵、水师以及船员、舵工参加下西洋活动。郑和还亲自到兴化妈祖庙祭拜妈祖,祈愿。
  可以说,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是伟大的外事活动和航海活动。郑和奉命组建庞大的舰队,抽调水师官兵、舵手、船工和舰船,率师七下西洋,历时二十八年,访问三十多个国家,为发展中西海上交通和友好往来贡献了毕生精力,取得成果。郑和抽调兴化卫、所、水寨官兵和舵工、水手等,编入庞大的舰队。郑和还奉祀妈祖,作为广大官兵航海精神寄托。郑和还率领部下到湄洲妈祖庙祭祀妈祖,倡建南京妈祖庙等。兴化军民也为促进明朝与亚非各国友好交往、经济文化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
  据弘治《兴化府志》(卷四十九兵纪二)记载:当时,驻防兴化的官兵和兴化船民,奉调参加了郑和率领的舰队七下西洋,完成了任务。其中,参与并留下名姓的有:
  柳兴,兴化府莆田县人。其兄柳荣,兴化卫右千户所舵工。柳兴承袭兄职。“永乐三年(1405),随太监郑和及王贵通等往西洋公干,有杀贼功,累升兴化卫中千户所百户。他是出使西洋后,因战功提拔为军官的莆田人。
  白旺,河北涿州人。时任兴化卫中千户所小旗。随郑和下西洋,“节次往西洋公干,有杀贼功,升授百户;永乐十三年,复以功升本所副千户。”
  张能,浙江丽水人。那时担任兴化卫前千户所百户。永乐十年,蒙太监郑和“选往西洋”。他奉调跟随郑和出使,下西洋各国。后来,途中病死 。
  许辟,江苏溧阳县人。当时,先后担任兴化卫前千户所总旗、百户。永乐三年起,跟随郑和,“节次往西洋古里、小葛兰等国公干,以杀贼功升副千户。”
  刘杰,兴化卫中所军小旗,“屡跟内官马斌等下西洋”,立过功。后来,升为总旗。其孙,后又升任百户。
  这些奉调参加郑和下西洋船队,他们都是从事护航军事工作的。他们又都是基层军官,在历史上留下名字。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土兵以及舵工、水手等,都为这郑和七次下西洋从事政治外交、经济文化交流,为“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开辟做出自己的贡献。
  郑和下西洋,以明朝强盛国力为后盾,促使海上通道大开,“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鼎盛时期,影响深远。明代兴化人也以特殊的方式,为“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开辟做出自己的贡献。 □金文亨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